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的孩子说:“1分钟很短的,做不了什么事情。”
还有孩子说:“1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
孩子们的讨论,说明了孩子对时间的长短没有确切的把握。
后来,教师把孩子分成3组,让这3组孩子分别在一分钟内做不同的事情,一组孩子夹豆子,一组孩子套套环,一组孩子夹夹子,等1分钟结束后,看每组做了多少事情,由此让孩子从具体的事情中感受1分钟到底有多长。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班的孩子对时间的把握尚且不精准,就更不用说中班和小班的孩子了。
我们成人一方面对时间的经验比较丰富;另一方面我们会看钟表,而幼儿这两样都非常缺乏。
那么幼儿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认识时间呢?
幼儿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
比如,日夜、季节、幼儿的生活经历,幼儿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或周围现象作为认识时间的指标。
(1)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儿童眼中,早晨就是做早操的时候,午睡起来就是下午了,爸妈来接就是晚上了。
(2)根据天气变化。
幼儿中期之后一般会根据天气变化来辨别时间,比如“天快黑了就是傍晚”
“太阳升起来就是早晨”
……当突然阴天,孩子在很暗的屋子里吃午饭,孩子会纳闷:怎么吃午饭的时候就是傍晚了呢?
(3)日历和钟表。
孩子不认识日历和钟表,但是孩子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将其形象化。
比如,“日历上的红字是星期天,黑字就又该上幼儿园了”
“时钟上的小人站得笔直的时候(6点钟)是该起床的时间了”
。
所以,根据幼儿认识时间的这些特点,教师需要:
(1)生活中与幼儿讨论当天的日期、几月几号、星期几,并回忆昨天的经历,再谈谈今天发生的事情和明天的计划。
(2)结合一日生活环节,比如起床、吃饭、入园、睡觉等,有意识地引导5岁以上幼儿看钟表。
(3)多跟幼儿讨论季节、天气,讨论季节时可以结合人们穿衣的变化、动植物的变化等,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循环。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edu.xue_qian_77920121016t20121016_856526.shtml,2012-10-1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