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选取那些幼儿易于理解的内容。
如果把唐诗或者配上易于儿童理解的图画同时呈现给儿童,儿童记忆的效果会好很多。
幼儿期是幼儿理解记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对可理解的材料的记忆效果要比无意义的或不理解的材料的记忆效果好得多。
比如,幼儿对词的记忆要比无意义音节的记忆效果好,记忆熟悉的词要比生疏的词的效果好。
幼儿在复述故事时,你会发现他绝不是一字一句地照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经过了组织加工,这些都是幼儿理解记忆的方法的体现。
因此,父母与幼教工作者从幼儿期起,就有必要引导儿童理解要记忆材料的意义,尽量减少要求儿童记忆抽象的、符号化的内容。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记忆氛围,应用具体、形象的识记材料,促进儿童的记忆发展。
2.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他们所获得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无意记忆得来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形象鲜明的、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很容易被儿童记住,记忆效果较好。
比如,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多数大班幼儿很喜欢的电视节目,当被问及这部动画片里都有谁呀,谁又是怎么样的。
孩子们会将里边的诸多角色都讲述得很清楚,而且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另外,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和鲜明的事物,幼儿的记忆效果较好。
教师们在教授各领域知识时很擅长运用直观教具,一方面,这样可以引起孩子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记的东西能成为幼儿有目的的活动对象或直接影响到活动的结果,同时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处理相关的任务关系时,记忆效果较好。
比如,鹏鹏很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今天在娃娃家的小医院里,他要扮演一名眼科大夫,为了成功扮演这一角色,他就会自主地去了解相关的药品和常见的医疗器械,这时候的记忆效果是很显著的。
但有些成人不知道儿童这一记忆特点,会给儿童买“闪卡”
一类的记忆材料,让儿童机械记住卡片上的事物。
这种枯燥的、机械的、有意的记忆活动,是不符合学前儿童记忆特点和规律的,记忆的效果当然不会很好。
了解了幼儿记忆的显著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家长和教师的焦虑,使家长和教师意识到幼儿“记性差”
是有原因的。
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多提供具体的、图片的、易于幼儿理解的教学内容。
家长也要加强育儿方法,比如,不要买类似“闪卡”
这样的产品来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平时多帮助孩子理解事物,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幼儿才容易记忆,并且记忆的时间会较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