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十二、如何对待幼儿的说谎
banner"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之所以说光辉,并不仅仅指教师传授给幼儿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还教会幼儿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说谎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严肃对待。
但是,由于幼儿在心理方面还没有发展成熟,有时甚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所以,对于幼儿的撒谎行为,我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界定。
【案例】无意说谎的童童
周一开学了,大家都回到了幼儿园。
小班的壮壮和童童在一起兴奋地聊着周末自己都干了什么。
周末,壮壮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去了动物园看动物,所以,壮壮兴高采烈地给童童讲着他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有趣的动物,而童童听着听着,感觉像自己在电视上《动物世界》里看到过的情景,所以童童也就跟着壮壮一块说自己也去过动物园,自己看到了好多可爱的动物。
他说得有模有样,跟真的见过一样,大家都信以为真,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去过,大家都很高兴。
放学后回到家,他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看得出来,童童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但妈妈觉得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童童说谎了。
那么面对上边案例中童童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说谎的概念进行界定。
当前,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谎言的概念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它确实是假话;第二,说的人明确知道它不是真的;第三,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能够认为它是真的。
只有在这三个要素都成立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认为某人已说谎。
[1]幼儿说谎行为一般是指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用编造出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国内外的一些心理学家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了研究,如幼儿说谎的年龄、发生率、心理分析以及原因对策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幼儿说谎的类型及原因来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说谎的分类及其原因
(1)无意说谎及原因分析。
无意说谎,即幼儿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说谎,而且说谎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并且在说的时候不会感到胆怯和不安。
之所以会这样,首先是因为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判断性失误。
人的大脑皮质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而幼儿的大脑皮质发展不够完善,造成其判断思维能力不稳定。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童童,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把真实的情景和电视上看到的情景混淆了,属于无意说谎,所以妈妈不要太担心,因为随着童童年龄的增长,他的想象力、辨别力和分析能力也会随之发展,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
其次,幼儿表达能力受限制引起说谎。
由于幼儿词汇量有限,在用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常常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撒谎。
最后,幼儿理解能力受限制也会引起说谎。
幼儿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如果家长和教师提问孩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能会造成孩子不理解,被动撒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