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交还幼儿主动权
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
原因何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老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要一改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做法,要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创设“有趣的昆虫”
主题墙饰时,可以先由师生共同讨论墙饰布局,然后由老师创作大背景:远处的蓝天、黄绿相间的公园、茂盛的树林,以及肥沃的黄土地,让孩子们在这其中丰富内容。
可以将画的、做的、收集来的贴在上面,挂在上面。
孩子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会非常高兴。
图3-11幼儿参与的环境创设
又如,围绕“漂亮的服装”
主题,老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大量运用废旧材料,然后搭出一个简易的舞台……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衣服,画出来,贴出来,剪出来。
样样“绝活”
,孩子们都使出来了。
见图3-11。
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具体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
3.注意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我们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主题墙面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变化、增减。
[2]可以随着幼儿兴趣布置墙饰,或随着季节的变化、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每次都要重新布置,这可能对老师的工作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大环境,然后逐步地深入与丰富。
例如,大班主题“特别的我”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也是孩子们进入大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
再比如,“幼儿园的最后一次生日”
“自己的喜好”
,这些墙饰都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小的内容经常在换,但大的主题还是保留了。
第二,动态化也表现在墙面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
[3]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了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的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的努力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
比如,主题墙面“我的梦”
,让幼儿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情感融入墙饰中,让墙饰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近距离的对话活动。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
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
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1]赵萍.让幼儿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成长[J].幼教天地,2009(30):232.
[2]于巧芳.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探析[J].新课程·小学,2009(9):49.
[3]于巧芳.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探析[J].新课程·小学,2009(9):4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