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案例】“智力落后”
的山里孩子
陕西有一个山区非常贫困,省里视察时发现有很多“智力落后”
的孩子。
省里非常重视,先后派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去考察,最后发现没有水质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
之后,省里又派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去考察,最后发现,这个地方“不缺少生活,不缺少人格,缺少的是教育、信息”
。
于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对这个地方的儿童进行干预。
当地的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纯朴,拿出自己家里的白面款待研究人员,孩子还偷偷地塞给研究者核桃……研究人员也深深地为他们的纯朴而感动。
但是令研究人员感慨的是,如此纯朴善良的孩子们,就是因为生在、长在大山里,缺乏教育资源和信息,而导致了“智力落后”
。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即便这里的孩子出生时一切正常,善良、纯朴,但就是因为缺乏后天教育环境,才导致了当地儿童的“智力落后”
。
4.遗传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
【案例】著名的小白鼠实验
1972年,《科学美国人》(Seri)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研究论文:《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MoreExperience=BiggerBrain?)。
这篇研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把36只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
这36只小白鼠经过了严格筛选,保证在遗传方面的接近性。
第一组小白鼠被放置于丰富的环境中,5~7只老鼠住在一起,笼子里有好玩的玩具、丰富的材料供小白鼠操作。
第二组小白鼠被放置于贫乏的环境中,每只老鼠单独住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是每天保证小白鼠的吃喝。
第三组小白鼠被放置于“中间的环境”
。
在养育了4~10周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小白鼠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在丰富环境中养育的小白鼠大脑重量增加,胶质细胞增多,大脑皮质增厚。
这说明,这些小白鼠的大脑变得更加优秀。
而在贫乏环境中养育的小白鼠则相反。
以上研究案例告诉我们,先天的遗传基因不是固定不变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能够改变先天的遗传,丰富、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量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后天环境和教育,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操作材料,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不能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不足而阻碍儿童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