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十八、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banner"
>
现在,大多数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隔代亲”
现象相当普遍。
退休后的老人对第三代更加宠爱,他们认为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
正因为有这种溺爱、包办的思想,当孩子主动要求自己动手时,家长产生了害怕和不信任思想: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怕他穿不整齐;孩子自己吃饭,怕他吃不饱;孩子自己走,怕他累着,怕磕着碰着;孩子自己洗脸,怕他弄得到处是水,怕洗不干净;孩子自己擦屁股,怕他擦不干净;孩子自己睡觉,怕他睡不着,怕蹬被子等。
因此,家长把孩子动手的愿望和机会全都剥夺了,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
[1]
【案例】要恶补生活能力的教学天才[2]
19岁的杜升华以668分的高考成绩,成为2005年沈阳高考应届生第一名,杜升华的名字被所在学校的网站及本地媒体广为宣传:“在校期间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辽宁赛区三等奖,生物学联赛二等奖;五次校优秀学生、特优生,以及省、市优秀学生……”
但就是这样一名学习上一堆荣誉的学生,生活上却是一堆“不会”
:他不会换乘公交车,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衣服……杜升华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除了学习,老两口并未指望他做什么,日常的家务活全包了,从不让杜升华插手。
即便高中住校3年,趁着每周休息日,老两口也一直坚持着让杜升华把需要换洗的衣服打包背回家。
“我们洗呗。
为啥?好让他腾出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才是要紧的呀!”
我们发现,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有专家指出:孩子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
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3]
1.在游戏环境中练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生活自理技能练习的材料隐含在一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操作材料中,利用这些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图6-3苹果树扣纽扣
如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布设计“给小猪喂奶”
“美丽的苹果树”
(图6-3)的扣纽扣玩具;用纸盒贴上可爱的大嘴巴图案,让幼儿“喂动物宝宝吃饭”
,使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勺子等;还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进一步练习折、叠、拉拉链、扣纽扣等生活自理技能。
对中班幼儿,我们可以提供指甲钳、辫子、筷子等操作材料,如用鲜艳的卡纸做成手的模型,让幼儿用指甲钳练习剪指甲;用绒线做娃娃的辫子,供幼儿练习扎辫子、编辫子等。
通过这些幼儿喜欢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练习自理技能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大班,为了锻炼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主要可以提供织毛衣的棒针和绒线,让幼儿学习织围巾;万通板制成的鞋样,让幼儿练习系鞋带等,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与这些操作材料的互动中增强自己的信心。
2.注重日常生活的实践锻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