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分为以下三种。
(1)传染病患者。
是指感染了病原体,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并能查出相应体征的人。
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叫传染期,据此可确定病人的隔离期限。
(2)病原携带者。
是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携带者可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和病后病原携带者。
健康携带者指病原体虽已侵入机体,但未出现任何症状,却能排出病原体的健康的人。
病后携带者指病人患病后,症状虽已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体。
(3)受感染的动物由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体内侵入他人体内所经历的路径。
主要有:
(1)空气飞沫传播。
这是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
病原体随着病人或携带者说话、咳嗽、打喷嚏、吐痰等产生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使他人吸入即可受感染。
如肺结核、麻疹、流感等,即以该种方式进行传播。
(2)饮食传播。
这是消化道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
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或饮水,经口进入健康者体内即被感染。
如菌痢、甲肝。
(3)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媒介昆虫(如蚊子、老鼠)直接或间接进入易感者体内造成感染。
如蚊虫传播乙型脑炎。
(4)接触传播。
包括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造成的直接传播如狂犬病、破伤风等和由传染源污染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衣被、食具等,被易感者接触后所造成的间接传播两种。
如公用毛巾可传播沙眼、红眼病、脓疱疮等。
(5)医源性传播。
是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时或实验室操作过程中造成的传播。
如注射针头消毒不严格可造成乙肝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