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当人群对变异株尚无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
1.流行特点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尤其是轻型患者,活动范围广泛,为主要传染源。
经飞沫直接传播,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
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也可发生间接传染。
人类对流感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一般仅维持8~12个月,不超过两年。
儿童及少年患此病者为多,5~20岁发病率最高。
大多于冬末春初流行,冬季流行时情况较重,热带则大多发生于雨季。
大流行也可在夏季发生。
2.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
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疼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体温可波动于38℃~41℃,高热小儿可出现抽风。
小婴儿还可出现严重的喉、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阻塞,危及生命。
3.护理及预防
同麻疹。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流行特点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唾液飞沫吸入传播。
自腮腺肿大前数日至整个腮腺肿大期间均有传染性。
一次感染(显性或隐性),终身免疫。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2岁以内(特别是1岁以内)很少发病。
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夏季较少,一年四季可散发。
集体儿童机构,容易暴发流行。
2.症状
潜伏期14~24日。
腮腺肿大前1~2日,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缺乏、呕吐、头痛、结膜炎、咽炎等不同症状。
腮腺肿胀多见于两侧,一般先是一侧发病,1~2日后波及对侧。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肿胀部位疼痛、感觉过敏,张口或咀嚼时表现更为明显,表面灼热。
腮腺高度肿大持续4~5日,后逐渐减退。
3.护理及预防
护理:同麻疹。
但应注意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腮腺肿胀时可用湿毛巾冷敷,亦可外敷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食酸性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药治疗效果佳。
预防:同麻疹。
尤应早期发现、隔离和治疗隐性感染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