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banner"
>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两大类。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2.有传染性
病原体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人体内。
当病原体的感染力超过人群的免疫力时,就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引起流行。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引起不同的传染病的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感染的轻重和流行程度也不一样。
3.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
不同的传染病,病原体的毒性不同,感染后获得的免疫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传染病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如麻疹、水痘;有的传染病免疫时间较短,病愈后可再次感染,如流感等;还有的传染病在感染未愈的同时,若再接触同样的病原体,仍可重复感染、加重病情,如血吸虫病等。
4.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致病至病情恢复,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初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有的数小时(如感冒);有的数日(如麻疹);有的数月(如狂犬病);有的可达数年(如麻风病),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可确定该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
如幼儿园某班发现一名猩红热患者,自患儿离园之日起,该班需检疫12天(猩红热的最长潜伏期)。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患者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持续1~2天,这段时期成为前驱期。
有的患者感染较重,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
前驱期病人已具有传染性。
(3)症状明显期。
患者逐渐表现出所患传染病的特有症状,如病毒性腮腺炎患者表现出的腮腺肿胀等。
(4)恢复期。
传染病的主要症状逐渐消失,生理功能和组织损伤逐渐恢复。
但在此期间,病情有时会恶化,甚至发生并发症。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