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幼儿从高处跳下,常扭伤踝部。
处理办法:首先应判断有无骨折或脱臼。
若无骨折或脱臼,宜先冷敷,限制伤肢活动,一天后改用热敷或按摩,舒筋活血;若有骨折或脱臼,宜平稳、迅速地送往医院诊治。
(二)异物
1.鼻腔异物
幼儿无意中常将小物件塞入鼻孔,如豆粒、果核、橡皮等。
异物造成鼻塞,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异物下行引起咽喉、气管异物。
发现后应及时取出,否则危害甚大。
取出异物的方法是:嘱幼儿深吸一口气,保教人员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孔,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出。
若异物未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否则会将异物捅向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
出现该种情况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2.咽部异物
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枣核等较为多见。
异物大多扎在扁桃体或其周围,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
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食醋或大口吞饭的办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
若无法取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3.喉、气管异物
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外公外婆家吃饭,孩子特别开心。
吃饭的时候孩子不停地说话,一不小心,饭菜卡在了喉咙里,憋得小脸通红。
外公外婆吓坏了,又是拍又是抠,好不容易才把饭菜掏了出来,一家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幼儿于进食时或口含小物体嬉戏、哭闹时,就可能将食物或小物体吸入喉部或气管内,五岁以下幼儿多见。
异物以花生米、西瓜子、豆粒为多。
异物进入喉部、气管,立即引起呛咳、声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
处理办法:对较小幼儿,宜速将其抱起,头低脚高,拍背。
经上述处理,有时可使夹在喉部的异物咳出,试用上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对较大幼儿可采用海氏冲击法,救护者可从后方搂住幼儿腰部,用大拇指的背部顶住幼儿上腹部,间断地向上、向后,冲击性推压,促使横膈肌挤压肺部,产生气流,将进入气管的异物冲出。
试用上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图8-1拍背法操作示意图
图8-2海氏冲击法操作示意图
4.眼内异物
大风天气,常有沙子或小飞虫入眼,造成眼内异物。
取出眼内异物的具体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
操作者清洁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