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迷茫”
“困惑”
等词汇的出现频率极高。
这些词汇生动地表达了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负面体验,影响着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感。
1.工资收入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收入高低成为人们衡量自我社会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
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收入在整个社会中处于偏下的水平。
“囊中羞涩”
“入不敷出”
是很多教师描述自己经济状态的词汇。
教师对自我工资收入的认知一方面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与自己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相比较而得出的。
这一因素之所以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认同,一方面是因为身处消费社会中,无法用金钱收入赢得周围人的尊重,会“被人看不起”
,更加重要的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因为收入低而被学生和家长看不起,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权威。
物质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样的外部因素进入教育过程之中,使教师无法自信而具有尊严感地站立在三尺讲台之上,这是最令教师痛苦的。
一个被学生轻视的老师,如何去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老师,好好学习有什么用呢?你学了半天当了老师不也就挣那点工资吗?还不如我初中毕业出去打零工挣得多呢?”
无言以对的教师,失去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的理由和底气。
这对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一种釜底抽薪的伤害,我这样教学生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好的人生吗?当教师对自己、对教育产生质疑的时候,教育就岌岌可危了,作为教育代言人的教师就无从认同自己的价值了。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如果老师都是“穷光蛋”
,学生能看得起我们吗?如果学生都看不起我们,我们还能教育和影响他们吗?站在讲台上的我常常感觉到一种自卑。
教师的劳动和付出不成正比,所付出的劳动学生不理解,甚至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法律条款来限制,另外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入不敷出,甚至很难承担家庭、孩子、长辈等的花费。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我们“挣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
贫穷,心累,地位低,薪资待遇无法支撑体面的生活,经常会感觉囊中羞涩,而推掉社会交往。
这样的经济收入让我们无法安心教学、培养学生,为了生计、家庭,不得不走出学校寻找兼职机会。
2.学生难教,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
教师自我认同最重要的支撑因素是学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能够带给教师最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反过来,当学生难于管教,不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的投入和付出无法在学生身上得到应有的回馈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就很难得到确认。
通过教师的描述我们发现,“学生难教”
的感慨和体验是由不同的具体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过程,使教师难以在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成效而影响到自我认同。
(1)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和不信任,令学生难教。
教师是依靠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来教育学生的,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必要条件,失去这个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
然而,由于工资待遇、社会舆论宣传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感降低。
而且这种降低很多时候并非针对某一个具体老师,而是针对整个教师职业。
这种弥散性、先在性的不尊重和不信任,无形中却严重地消解了教师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权威,令教师感觉到无力和无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教好学生,获得教学过程中的成就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谈到了老师这个职业时说,他认为教师是特别没出息的职业,认为什么都做不了的人才选择当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