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
banner"
>
资本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外在显现。
社会所赖以确认人的地位和身份,价值和意义的各种资本,人都渴望得到和拥有,并按照这样的标准确立自我。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不同的维度上标定和说明着一个社会人在社会网格中的位置和形象。
教师同样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资本的竞争和占有的行列之中,去建立自己作为现实社会人的自我认同,只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会面临比其他人更多的精神和伦理的困顿。
一、教师自我认同的经济资本困境
(一)“穷酸”
的收入带来的卑微的身份感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孔乙己即使站着喝酒也要“穿着长衫”
,知识分子即使物质上“穷”
,仍难以放下那种独特身份的“酸”
——一种放不下的尊严感。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资本的占有成为社会阶层划分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成为个体确认自身社会地位和身份感的最基础也是最强硬的支撑。
然而,教师的收入却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教师在调查中[1]表示,“收入低是他们不喜欢教师职业和产生离职念头的首要原因”
。
伴随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通过社会比较而产生的“卑微”
的身份感,成为教师内心难言的伤痛。
这种体验在男教师身上更加强烈和明显。
在调查中很多男教师讲述了同样的情景或细节——请客吃饭,即将付款时的尴尬和无奈,想像别人一样大方阔绰地请客,却无奈囊中羞涩,那点尊严和面子可怜得无从拾起。
所以,很多男教师会因为“交往不起”
“怕受刺激”
而逃避人际交往,而结果却是“职业生活太过封闭”
,反过来又成为他们不喜欢教师职业的另外一个理由。
可见,经济基础是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经济资本的充分占有是建立社会身份感的物质保证。
因此,经济收入上的低微所造成的创伤性的心理体验直接伤害到教师的自我认同感,进而产生一种“身份的焦虑”
。
这种焦虑是一种担忧。
“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2]
如果从自己心里来讲的话,还是觉得自己这个职业没有选择错,自己做这份职业能够感受到很伟大,能够天天和自己喜欢的孩子们在一起,而且能够天天保持一种活力,这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
但是世俗又给了老师,尤其是男老师太多的压力,世俗里存在着太多物质、功利的东西,作为一个男人,做教师,走在社会上或多或少会被人轻视。
当被人知道你是老师的时候,可能给你最大的标签就是酸、迂腐,所以可能和社会的距离感会越来越强。
还有就是社会压力也比较大,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认同感比较差,最让老师感觉不舒服的,是认为老师比较小气,教师的待遇比较差,让老师不得不小气,要不老师也没有办法生活。
我的同学在电厂上班,来我这说,教书有啥意思,我一天转转悠悠就是几百,你才拿多少?(苦笑)当一个社会只用金钱衡量你的时候,你的价值怎么体现?当一份职业不能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时就没有任何意义。
经济资本是教师自我认同建立的最基本的要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