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
banner"
>
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往往看重这份职业中所具有一种自由和创造的空间,可以实现一个教书人的思想和主张。
这也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身上所具有的文人气质。
这份气质中有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自我理解,这种自我理解正是其自我认同的核心所在。
然而,伴随着教育变革,教师所拥有的自由空间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
教育的行政化、学校的科层制管理方式都使得教师被制度捆绑得更加细密,甚至在制度之下失去了其所珍视的职业尊严。
因此,教师的自我认同与来自方方面面的制度之间发生着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成为教师内心持久的痛,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最深处发出呻吟。
倘若这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痛楚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很多教师存留的就只是皮囊,而失去了作为教师的精神内核,失去那个可以称之为“教师”
的独特的自我认同。
一、“条框太多,我无法自主”
——严苛的制度束缚了教师自我
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
然而,越来越多的制度干预渗透进教师职业的每一个毛孔,使得教师的手脚被捆绑,无法实现其专业自主。
无法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去实施自己的教学,去自由展开自我的职业生活。
当教师无法按照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教育主张时,其行为与内心就会背离,外在行为与内心的价值追求相背离,教师就会在根本上对自我产生质疑,形成自我认同的危机。
例如,在专业权力中,教师有选择教材的自由,然而,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教师无法抵抗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制性制度要求,只能选择地方教材,而不能选择自己认为更优秀的全国性教材或其他版本教材。
非但如此,当管理者统一要求征订教辅资料、劣质课外阅读资料时,教师仍然没有发言权。
没有发言权却仍然要硬着头皮去用劣质的课本教学生、辅导学生作业,令教师备受煎熬。
“我明知道这种错别字满篇,错题比比皆是的东西肯定会害了孩子,可是我还得用,真是太别扭了!”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
,量化指标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终极目标。
于是,教学评价、班级管理评价都采取数量化的指标,甚至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那一个个数字与教师的奖金挂钩,成为牵动教师喜怒哀乐的导火索。
教师的职业生活陷入平庸的琐碎之中,真正有教育价值的工作却无暇顾及,令教师感受到职业生活的意义匮乏。
这样的制度要求令教师感觉到时时处于监督之下,处于一种不被尊重和信任的状态之中,自我的高度被贬损。
例如,有些学校在考勤制度中实施随时抽查教师的在岗情况,一天至少三次,并且全部和奖金挂钩。
教师连上厕所都要请假说明,否则就有可能被扣掉奖金。
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的教师往往失去了自觉、自主的主体精神,而处于一种对抗性、逆反性的工作状态之中。
《班主任月考核标准》
一、月考核
设月考核优秀奖:
每月按基础项目+浮动项目的总得分取前两名,第一名120元,第二名80元。
1.基础项目(110分)
(1)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6分)
(2)班级行规竞赛(50分)(附班级行规竞赛表)
(3)早自修下班管理(12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