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中小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多元影响因素研究(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重视时间因素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影响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忙碌”

俨然成为教师工作状态的代名词,“总有干不完的事”

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在这种超负荷工作量的裹挟下,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却有沦为这部机器的螺丝钉的危险,没有自己可以主宰支配的时间来进行反思性的自我提升,在庸庸碌碌带来的疲倦、空虚和迷茫中无从获得意义感,进而难以认同自己。

当然,时间因素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是通过教师的主观感受来影响教师的自我认同的,它自身并不是影响教师自我认同的直接因素,但是它作为一个催化剂,一个间接因素,通过教师的主观感受来影响教师的自我认同。

在我们的研究中,教师的自主时间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教师的自主时间越多,其自我认同度越高。

因此,提高教师的自主时间显得尤为紧迫。

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尽量减少一些无意义的检查、评比、会议等,从源头上给教师减少工作量,减少对教师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强制占用,将教师的自主时间还给教师。

其次,如果说客观因素难以改变的话,主观因素正好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教师自身应该调整心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自主时间,提高自己对时间的全面掌控,合理的规划好时间进而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在属于自己掌控的时间里放松身心的疲惫,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追寻,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二)尊重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学者艾弗·古德森在研究教育变革中的教师问题时,提出了“变革的个性特征”

这一概念,用来提醒人们注意变革绝非只是宏大的政策和制度的改变,变革必须注意到教师个体的生活、使命、**、信念等个体特征。

“我们发现,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个体在职业生活和工作中的使命和目标与改革紧密联系。”

[4]他将这一客观现象描述为“变革的个性特征”

如果在宏大的改革过程中,缺失了对个体作用的重视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缺失了个体的**和目标意识,很多变革都将日趋衰弱,常常收效甚微,甚至自相矛盾。

人们必须快速扭转这一趋势,重视个人的需要。

人们希望重新包容个体,使未来将发生的社会变革更为人性化和充满活力。”

[5]所以,我们必须尊重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将其视为政策和制度的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其主体性。

因此,他郑重地提示人们,“新的改革可能会腐蚀教师的个性,甚至学校的个性。

如果这种过程继续下去的话,很少有地方能够建立承诺和信任。

我们不应该把教育变革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过程,一味地讲促进变革与进步。

我们不需要怀疑变革的技术性,而应该特别提防变革的个性和人格的缺失。”

[6]因为,“如果变革的个性特征被忽略的话,一切将不会发生。”

[7]

在中国教育的变革过程中,教育改革打破了教师原有的生活习惯、教学方式,挑战了教师的本体性安全,从而导致个体不知所措,困惑、迷茫、焦虑、恐惧等体验引发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这种自我认同危机最直观的反应就在于教师感觉现在教师越来越不好做了,各种教学改革令自己感觉压力很大。

客观上说,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无法消除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危机,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教师化解、渡过危机,从而在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见证一个全新的自己,达到一个新的认同高度。

首先,积极开展教育专家讲座和提供新课改培训。

通过对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理论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教师了解、认同这些新的理念,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将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思想的认同从而具体落到实处。

由于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个体实践性的反思,是基于实践性知识建构起来的自我认同,当教师不认同当下的教育改革时就会造成“倡导的理论”

和“实际运用的理论”

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导致“倡导的理论”

和“实际运用的理论”

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种情况下,国家所提倡的理论因缺乏教师的认可,使得各项教育改革难以拓展,造成新课改陷入困境,而教师在倡导的理论下难以完成转换甚至造成大部分教师的困惑和焦虑,引发新一轮的自我认同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