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我认同,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下面是某学校教师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想法表达,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全校教师除每个人的工作量外,额外的报酬如下。
A.副校长0.6;
主任0.5;
副主任0.4;
包年级领导0.2;
年级长0.2;
教研组长0.1;
班主任每月200元;
B.一线普通教师辅导一节课才0.02
上面的一组对比是多么的悬殊啊!
“大小官们”
每0.1份额相当于老师们的5倍。
为什么一线不当官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份额呢?因为参加制定分配方案的就是这些“大小官们”
。
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替自己谋利益,他们抽得太多了,因此留给一线教师的就是很少一部分。
而我们的校长还高喊:“在利益面前不要斤斤计较。”
试想:在这样的集体中,有这样的“大小官们”
,学校的教育真的会提上去吗?上级分到学校的每人620元,加上13月工资,都700多元了,可分配到手的仅360元左右,“大小的官们”
是不是太贪心了!
绩效工资分配,太不合理了,只会令一线默默奉献的教师们心寒!
五、一切都是制度的错?——教师在制度面前的自我缺席
教师在制度之下的自我认同困境,并非全都是外部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教师主体自我的原因。
在谈及职业生活时,教师经常会将职业生活的困顿归结为制度的原因、管理者的原因,而很少触及深层的自我剖析——在所有这些问题中,我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在面对种种教育问题时,我的位置在哪里?因此,我们不能将一切的错都推给制度,然后自己一走了之。
似乎,把问题归结为制度,我们就可以瞬间解放自己。
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制度的问题归制度,自我的问题归自我。
教师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并不完美的现实面前选择自己的姿态,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积极姿态。
如果缺失了应有的姿态,教师将失去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担当意识。
在选择消极逃避的态度中,教师日渐丢失了自我。
制度总是由人所制定和实施的,制度总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人发挥其实际功能的。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在制度面前选择改变和完善、选择基于自己目前的岗位修正和弥补制度的不足,那么,即使制度有缺陷,也会在人的积极努力中使这种缺陷降低到最小。
反之,如果所有的人都推卸掉自己在制度制定和实施中的责任,那么,制度的危害就会聚集起来,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因此,制度的问题和人的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首先是自我缺席的困境,然后才是制度所造成的困境。
因此,找回自我,找回自我所具有的主体性力量,选择不逃避、不推卸的态度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是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5.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