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博客日志、顶岗日志、个人实习总结等方式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
顶岗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痛苦都成为触动他们反思的元素。
在反思的过程中,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更为清晰,尤其是作为实习老师的自我。
在他们的顶岗日志中,出现反思最多的就是“我适合当老师吗?”
“我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吗?”
“我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
围绕这些主题,他们会认真反思自己在备课、讲课、管理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做得是否妥当,他们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会鼓励自己不断完善。
逐渐清晰专业自我认知,使他们明确了自我完善和专业成长的方向。
一位实习生在基地博客中对自己的一次教学做了这样的反思。
“今天上课,我的状态不好,原因是备课不充分。
以前上课不怎么看备课本,但是今天上课却看了好几回。
严重警告自己,以后绝不可以这样了!
要珍惜每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机会,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这样才对得起我的学生,因为是他们给我机会站在这三尺讲台上。”
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们会发现作为教师的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发现作为教师的自己在教学行为习惯中的问题,发现自己在专业素质上提升的空间。
但在建立对职业自我的认同的过程中,实习生们面临很多角色冲突和认同危机。
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习生角色和正式教师角色,二是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和朋友角色。
例如,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同学会谈及自己遇到的课堂管理问题,而实习生之所以在学生管理中面临挑战,就是因为自己是实习生而不是正式老师,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威受到影响,因而无法有效地管理学生,调控课堂。
此外,在处理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现实身份还是学生,所以很多实习生把中学生当朋友,模糊了教师角色与朋友角色的界限,一方面影响了教师权威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处理不当对学生的情感形成不利影响。
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实习生谈及没有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跟学生走得太近了”
。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实习生的突然离开会使那些关系亲密的学生的感情或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
在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在实习中,我经常为是否跟学生保持适当距离而矛盾”
时,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
和“比较符合”
,这说明如何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在教师角色和朋友角色之间取得平衡是很多实习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对于这些自我角色冲突,需要对实习生给予更多的教育干预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为成熟、理性地面对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基于职业认同问题的教育干预策略
基于对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职业认同问题,我们认为需要更为完整充分的教育干预,以帮助其建立更为稳定坚实的职业认同感,从而使顶岗实习的教育价值得到更为完整、充分的实现。
(一)建立基于现实的职业理想教育,促进师范生理性的职业认同和选择
顶岗学生在职业认同与职业选择上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可以说是精神和物质的矛盾。
顶岗实习让他们体验到教师职业在精神上的丰裕,学生的改变、学生的喜爱、学生们淳朴炽热的情感,都让他们感觉到身为老师的幸福,进而喜欢这一职业。
可是面对现实中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农村与城市等的差距,他们就会向现实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理想的维度。
然而,正确的职业选择应该是理想和现实的综合思考,一方面需要面对现实,另一方面需要关照理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功利性的考虑,宁可放弃专业,也要留在城市,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被物质环境和金钱收入所取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