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一位幼儿教师说: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幼儿职业,让我有了很多感受和想法,面对天真活泼的幼儿,心中充满职业的使命感,更多的是一个女教师,又是母亲,又当朋友,当姐姐,尽管会有一些误会和不公,但是当干工作时,又觉得更应努力,全心投入。”
“让我喜欢让我忧”
是这位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总体感受。
幼儿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既有让人满意的方面,也有让人苦恼的方面。
但是“尽管面对一些误会和不公”
,这位幼儿老师还是表现出了对工作更加努力和投入的态度。
正是因为她“心中充满职业的使命感”
,使她克服职业中的消极方面。
职业使命感是这样一种情感,它会使教师产生对工作、对孩子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使人排除万难,向着自己内心的信念不断地做出努力。
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事业正需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支持和完善,而职业使命感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
职业使命感促使教师努力工作,并且也会使教师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美好,进而形成对自身的肯定与认可。
(三)作为幼儿教师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幼儿教师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上,这种愉快的心理感受是幼儿教师获得自我肯定的源泉,也是获得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而自我肯定与自我价值的获得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个体自我认同。
在问卷结果中,有老师说: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非常忙碌,但还有一些快乐,看到孩子们快乐成长,就看到了自己的成就。”
“与幼儿在一起可以让我保持一颗童心,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幸福的,看着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也很有成就感。”
“辛苦,但很快乐,看到家长的满意的目光,我很有成就感。”
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的成就感,使幼儿教师获得一种自我意义感,产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而这是推动幼儿教师努力工作的“内驱力”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幼儿教师的“内驱力”
密不可分。
(四)通过教育儿童实现的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可以理解为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实现。
现代性背景下的“自我实现”
,是由美国现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最先提出来的。
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
由此而观之,自我实现乃是个人的最高价值。
“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被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
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8]我们可以发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实质上就是人类成长与发展、利用和实现自己潜力的心理需要,这种潜力、冲动或需要的实现与满足是不可阻止的必然趋向,它是人的本性所规定的东西,或者说就是人性的有机构成成分[9]。
幼儿教师的自我成长,实际上是幼儿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满足了幼儿教师发展和实现自己潜力的心理需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促进了自我实现。
这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教师的积极的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
在关于幼儿教师自我认同的问卷中发现,幼儿教师在自我成长方面的感受很多。
“当一名幼儿教师能够获得自身的发展,成功的愉悦,与孩子一起成长,体验生活的快乐。”
“自身成长,专业化加强,做教师很幸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