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孩子谈论他们所触及的事物的名称和特点是很重要的。
给他们介绍他们周围的环境,讲述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地熟悉环境、认识事物,而且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3)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
让孩子参与社区内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增加他们与别人交流的机会,也会使别人更多地了解视力问题儿童,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建立信心(有时常人总是不相信视力问题儿童能听懂他们的话)。
多向孩子提问并鼓励他们提问,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事物,发展语言能力。
(4)帮孩子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正常儿童往往能通过看人的表情就知道一个人的感情,而视力问题儿童却不行,因此家长必须帮助他们描绘人的感情。
例如,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别人仅仅对他们微笑以示赞许,他们就无法了解别人对此事的看法。
这时,就必须用一种愉快和赞扬的声调和语气告诉他们,别人在夸奖他们做得好。
第五,要鼓励孩子尝试错误,主动探索环境。
家长的帮助是必要的,但要避免“过分保护”
。
儿童摔倒或者身上弄点儿伤是其成长经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环境是安全的,家长就没有理由过分担心。
所以,当儿童已具有一定的能力后,就要满足和顺应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在自我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自我探索的经验相对来说是最深刻的,而且有利于视力问题儿童的动作发展、思维发展以及独立能力的培养。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比如增加声音、玩具等听、触刺激,用多种感官相互配合训练的方法让儿童主动去探求有声音的刺激物,去触摸够得着的物品,从而帮助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帮助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
当然,探索的环境应该以保证儿童的安全为前提。
例如,门窗要固定;把家具的尖角包起来;使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的路径畅通无阻;地板不要太滑;楼梯、阳台要有围栏;注意防电、防火、防烫伤;把药品、杀虫剂等危险物品放到安全处;等等。
除了可控的环境外,儿童难免会进入一些陌生的环境中,这就需要提前教给他们一些人身安全知识和基本求助技能。
视力问题儿童易出现的一些“非正常动作”
(如“习惯性癖性行为”
等)很多是在幼儿期就形成的,而早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或姿势、动作是很难改掉的。
因此,家长要在早期干预时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态、动作姿势及良好的言语习惯。
实际上,普通儿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对视力问题儿童的这种“非正常动作”
应该持客观的态度。
总之,家长对视力问题儿童的早期干预,能为儿童提供各种感觉刺激、身体形象、生活自理技能、运动技能、知觉活动和在经验基础上发展认知活动与语言等多方面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其他的感官,为将来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奠定基础,为将来的学校教育创造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