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全面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为一个人终身发展奠基。
个体的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终极目的。
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14]的人是不会有幸福可言的。
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们指出,幸福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占有资源的多少,而在于他她是否拥有和谐的身心状态。
一个将人性等同于个性并将个性凌驾于社会性和类特性之上,不肯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哪怕一丁点善事的人是不会有幸福体验的。
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是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
一个智力发达但是情感品质和价值观念却停留在很低水平的人恐怕不会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建设者,也不会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人。
正是在此种意义上,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
[15]
(3)一组关键素质
从人的发展具体素质内容方面来说,学校目的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从身体方面的素质要求、智力方面的素质要求、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素质要求一直到信仰方面的素质要求。
在培养这些素质方面,学校教育不可能平均用力。
任何一个时代的学校都应该培养那些在青少年现在和未来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素质,这些素质就是关键素质。
一般来说,关键素质的确定与时代环境有密切关系,是时代的经济生产方式、政治体制、社会交往模式等对个体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当下社会中人的发展中最急需培养的素质。
根据上面对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学校目的的表述,根据思考21世纪学校目的所要考虑的社会背景以及所要针对的人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关键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组。
一组与良好个性培养有关的素质,如健康、节俭、诚信、理性、关心、自主、创造性、尊重生命、批判性思维等。
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条件。
当前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健康。
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现代美德,是可持续发展观对个体的要求。
因为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奢侈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
诚信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德性基础。
理性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理性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
关心既是对他者的给予,也是对自我的肯定。
从关心当中,人们找到了改善社会关系的道路。
自主是民主时代个体的德性,自主的人而不是依赖的人才能成为民主社会的积极建设者。
创造性是人的存在特定,也是一种人的潜能。
创造性从一种潜能向现实创造性行为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
学校应该致力于提供这些条件,帮助青少年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水平。
尊重生命是世俗化时代的德性,对生命的漠视、轻视和轻易地放弃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
批判性思维是信息时代对于个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一组与社会性培养有关的素质,如民主、公正、宽容、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团结与合作等。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自由不仅是智慧和德性的源泉,还是民主的基础。
民主不仅是一种政体的形式,而且是一种公共政策产生的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公民提出的素质要求。
公正是人类古老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正义感的培养和正义文化的形成也是当前中小学价值教育亟待加强的。
宽容是一种古老的美德,更是文化多样性时代人们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一种素质。
宽容意味着对多样性的承认和尊重,是一切社会交流、对话与共识的前提。
社会责任是对抗极端个体主义所必须的,为了防止社会生活的“原子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