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西方现代学校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前后,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现代学校的出现并不都是从小学开始依次向上发展,产生中学和大学。

事实上,现代学校在欧洲和北美的产生,是按照两条线索发展的:一条是自上而下地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的大学为顶端,向下发展为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变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再上延至短期大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通过“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

两条途径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混合型)学制。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

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两极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于中间型,叫分支型结构。

[13]以上三种学制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点,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学制,它们都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等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

幼儿园

早期而有影响的幼儿学校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于1802年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招收公社成员的学龄前子女。

正式把这种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的是德国近代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bel,1782—1852)。

1837年,他在自己家乡附近的小镇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旨在发展儿童活动本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并把它命名为幼儿园。

此后,在一批教育家的努力下,幼儿园逐渐推广,19世纪后半期,已扩展到欧洲各国。

小学

欧洲地区最早的初等学校是诞生于中世纪的城市学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要求广大劳动者必须具有初步读、写、算的能力和一定的自然与社会常识,由此推动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教育对象的小学教育的广泛发展。

到19世纪后半叶,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都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但是,资产阶级及贵族子弟并不进入国民小学,而是在家庭或中学预备班接受教育。

中学

现代中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而出现的。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古典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古典文科中学出现于文艺复兴前后,以学习七艺、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

18世纪初,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出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

第一所实科中学是在1708年诞生于德国的“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是相对于古典文科中学而言的,因为它加强了自然科学与工业技术的教学,更适应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需要,更接近生活,意味着中等学校向现代学校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美国在18世纪仍然以拉丁文法中学占主导地位。

在1751年在费城出现了第一所文实中学,1800年全美有100所文实中学,19世纪中期,这种类型的中学占据了上风。

文实中学与拉丁文法学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用现代语教学、男女合校、为就业做准备等。

1821年,波士顿诞生了第一所公立中学,南北内战结束以后,在美国公立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公立中学发展迅速,并开始取代文实中学的地位。

公立中学与文实中学相比,前者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切合实际,重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

大学和高等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