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学校形象管理(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学校形象管理

banner"

>

一、学校形象及其评价指标[1]

(一)学校形象

学校形象也叫学校的公众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学校形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校名称、地理位置、规模档次、发展历史、学校业绩、交换物、学校领导、个性概念和深层文化等。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人的形象(领导形象、员工形象、学生形象)、管理(制度)形象、服务形象(含物质载体)等。

(二)学校实像

学校实像是指学校品质的实际状态,即学校管理、运行、质量、服务、竞争力、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管理的实际水平。

学校实像是学校形象的基础,学校形象是实像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和投影。

二者关系见图7-1所示。

图7-1学校实像与学校形象

F=F′。

学校形象和学校实像一致或基本吻合。

表明学校公共关系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准确到位,公众对学校的认识和评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F>F′。

学校形象低于学校实像,即公众对学校的认识和评价比学校实际情况要低。

说明公众对学校认识不够或有误解、错觉。

这种情况是由于缺乏沟通意识造成的。

F<F′。

公众对学校的评价大于学校实像。

学校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出现的是虚像和放大了的投影。

对于公众而言,这是一种假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公众认知程度的加深,假象会破灭,继而会导致组织形象坍塌,信誉毁灭,对学校实像有全盘否定的危险。

学校形象塑造不仅是公众从印象、态度到舆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更是学校实像的运行过程。

学校形象塑造的主题就是努力使公众的评价准确反映学校实像,实现二者的统一。

(三)学校形象的评价指标

1.学校知名度

学校知名度即学校认知度,指学校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方面。

是学校形象的信息指标,一般用知晓公众占公众的百分率表示。

学校认知广度的确定,要建立在组织被公众认知的一定区域的级别之上。

其区域级别共有A—国际、B—全国、C—大区、D—省区、E—当地五个级别。

从E到A呈现一种层层递升、名声扩大的关系。

如图7-2所示。

图7-2组织认知度区域级别图

资料来源:李道平:《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