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交互使用,“兴学”
与“普及教育”
并提的情况,但一开始还是以“学”
为主,如整个教育事业称为“学务”
,国家教育机关称为“学部”
,下设“劝学司”
、“劝学所”
,学部中有“学臣”
,劝学所中有“劝学员”
等。
1906年,学部才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
为“教育部”
。
此后,“教育”
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
与“学”
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这是我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个语言学标志。
(三)“教育”
的定义
给“教育”
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
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成人”
的活动。
裴斯特洛齐提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把教育看成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斯宾塞则认为,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
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杜威(JohnDewey,1893—1952)则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2]等鲜明的实用主义教育主张。
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巴格莱则坚称: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人类)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批判教育学家弗莱雷则认为,教育是一种自由实践,教育即解放的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