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入学成熟检查合格者可直接进入基础学校就读,不合格者被安排到小学附设的幼儿园或预备班接受专门教育,以使他们在身心方面达到入学成熟水平。
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紧密衔接主要表现在小学升中学制度的改革。
二战后初期,英国和法国还保留了小学毕业生升中学的入学考试制度(英国称“11岁考试”
,法国称“六年级入学考试”
)。
为了使小学生顺利地过渡到初中,同时也为了体现教育民主化的原则,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967年和1970年取消了中学的入学考试。
现在,美、英、法、德、日、俄六国都没有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英、美等国还设立了介于小学和中学之间的中间学校,设立这种学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
美国实施中间学校(10~14岁)后,学校体系也以四四四制(小学四年,中间学校四年,中学四年)代替六三三制;英国的中间学校是根据“普洛登报告”
(1967)的建议而设立的,招收八岁或九岁的学生。
中间学校的设立,为废除“十一岁考试”
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使中间学校与公学衔接起来。
总之,中间学校使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
[1]
(二)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长短不一,大多在9年左右,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在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的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一端逐渐向学前教育方向扩展,而另一端则向初中后教育阶段延伸。
为了及早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儿童的个性,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学前教育问题。
作为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为此,许多国家采取了措施,把学前教育列为义务教育范围,以提前实施义务教育,并把学前教育的后期和义务教育的前期有机地衔接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相互脱节的情况。
例如,在法国,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强迫的,但免费实施,所有儿童均可就近上幼儿学校;英国规定,幼儿学校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招收5~7岁的儿童;荷兰的幼儿园属于义务教育,招收4~6岁的儿童;以色列的幼儿园招收3~6岁的儿童,5岁起即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朝鲜也在宪法中规定国家对全体儿童实行一年学前义务教育。
此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正继续向后延伸,不仅要普及高中,还要普及职业技术教育,甚至高等教育。
例如,前联邦德国早在1964年就规定青少年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如不继续升学,则必须接受三年的职业义务教育;法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十年,包括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和高中第一年。
法国从1983年起对所有结束义务教育而不继续升学的青年提供社会和职业资格的培训;英国从1986年开始,对年龄为16岁的中学毕业生提供二年的职业培训;荷兰也规定所有历岁的就业青年每周都必须有二天接受义务职业教育的时间;日本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九年,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虽然不在义务教育之列,但已经达到普及程度。
1996年,日本高中教育的入学率就已达96.8%。
(三)在初中设定向教育阶段,初中阶段修业年限有延长的趋势
初中阶段在现代教育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初中生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其特点,特别是他们的才能、天赋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适应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就有必要找到一条适合他们本身情况的培养途径,因此,许多国家在初中设定向教育阶段。
例如,德国把初中的头两年称促进阶段或定向阶段。
法国的初中四年分为两段,前两年是“观察期”
,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
,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中。
有的国家虽不设定向教育阶段,但主张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各种不同的课程,使学生为以后的教育和职业选择做好准备。
但也有许多教育家反对过早定向,认为那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