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把教师职业生命划分为八个阶段。
[8]
(1)职前教育期(pre-service)。
这个阶段是教师角色的准备期,也是教师的养成期。
这个阶段对应于师范学院或大学的教育期,也包括教师接受新角色或工作时的培训期。
(2)职初期(indu)。
这个阶段是教师任教的最初几年。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适应新角色,实现在教育系统中的社会化。
作为新教师,他们还要努力表现自己,争取学生、同事的认可。
(3)能力建构期(peteng)。
在这个阶段,教师努力改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寻求新方法和新策略。
教师在这一阶段学习积极性很高,渴望形成自己的技能,容易接受新观念,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教师进修活动。
(4)热情与成长期(enthusiastidgrowing)。
在这个阶段,教师继续不断地成长,努力追求自我实现。
教师在这一阶段热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主动,不断充实自身,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5)职业挫折期(careerfrustration)。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受到挫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下降。
这种挫折是生涯发展的中间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6)职业稳定期(stableandstagnant)。
在这个阶段,教师希望维持现状,缺乏挑战性和进取心,不再追求优秀和成长,只是满于做到对教师的一般要求。
(7)职业消退期(ddown)。
在这个阶段,教师展现出离开岗位前的状态,心情低落,比较懈怠。
(8)职业离岗期(careerexit)。
这是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及其以后的时期。
教师离开岗位后,或者休息,或者为了寻找自己更为满意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这八个阶段仅是一种总体表现。
针对具体的教师个体而言,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某些阶段在有些教师那里可能就没有出现过。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根据以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很多途径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借助的方式,如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等。
其实,各种著作所罗列的林林总总的发展途径都可以作出主体区分,有些途径是针对行政机构而言的,有些途径是针对学校而言的,有些途径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的。
这里对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归纳主要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出发,总结教师个体为实现专业发展而可能借助的途径和方式。
在教师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下列三个方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在具体的形式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活主要有学科组活动、年级组活动、校本研修活动以及各种集体学习活动。
这些学校专业生活形式是已经制度化、日常化的活动形式,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有些中小学为了创建全面的教师发展环境,常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构建教师发展学校计划(TDS)。
这种教师发展学校主要着眼于改造学校的专业生活,把教师的专业生活系统化、规范化,以此来达到系统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