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环境方面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各种机构通过各种层面的关系紧密相连,这使学校面临着更复杂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推动学校的发展是校长应该去做的事情,所以校长要能够影响和组织环境,担任公关职能。
校长在环境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向外发展并宣传学校使命,赢得外部机构的认可以及整合资源[5]。
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服务,这就需要学校能够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有时还包括整合其他学校。
校长在学校的外向发展中,要向公众、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宣传学校的使命,使其理解、接受并能支持学校的发展。
因此,校长要不断地发展与各种机构的公共关系,取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并从其他机构那里得到学校发展所需的资源。
(四)管理方面
管理者是校长最基本的角色,也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不过这里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要素的组织和协调,因为前面所述的政治方面已经涉及了校长在人员管理上的大部分工作。
在当代社会,校长在管理方面的任务越来越重了,这其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贯穿整个现代社会中的管理主义理念。
这种管理主义理念把加强管理当作学校发展的不二法门,其结果是行政系统积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校长也因此面临着更重的管理任务。
校长管理任务的加重也与校长在环境方面的任务有关,校长在创造发展环境中得到的更多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使他要在提供信息、培训、分享决策权力等方面承担更多的工作。
二、校长的素质要求
从国际上看,不同国家理解校长质素的框架有所不同。
在美国,跨州组织“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
于1994年成立了“州际学校领导资格证书联盟”
,该联盟于1996年颁行了《学校领导标准》。
在该标准中,学校领导被要求具备在实现学校目标、学校文化与课程发展、学校组织管理、学校与社会关系、学校领导的道德要求、学校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的关系六个标准上的修养,每个标准的修养分为知识、运做技能、绩效要求三个方面。
英国师资教育署于2004年颁布的《英国国家校长标准》,从六大关键领域阐述校长所需具备的知识、专业品质及应有的行为标准。
这六大关键领域包括:设计未来、领导教与学、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管理团体、保障职责以及加强社区。
我国(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年颁发《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其中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做出了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三个方面的划分。
虽然各国在理解校长素质的框架有所不同,但从具体规定来看还是有很多共识,这种共识主要体现在对校长素质的要求一般都包括政治、品德、业务、身心等方面。
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概括认识校长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校长的政治素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政治的素质,一是微观政治的素质。
在宏观政治上,校长应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还要有坚定的政治责任感。
学校教育本身具有深刻的政治性,学校要为国家的政治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具有政治素质的人才,如学校在我国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要能够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办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学校本身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运作的,学校的运行要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
因此,校长要有政治敏感性,能够把握政策的趋势。
在微观政治上,校长能够处理学校内的利益冲突,应对学校中存在的各种“计谋”
。
政治作为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权力运作本身就存在于学校这个层面上,学校中的政治问题主要是教师、管理者、学生、职工等人员或组织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长官的校长应能够认清复杂的微观政治形势,能够运用个人的权力化解各种利益冲突,应对各种“计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