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这个角度来看,校长更应该被当作一种专业来看待。
(二)校长专业发展
当校长被当做一种专业来看待后,校长职业就面临着紧迫的专业化问题。
校长职业的专业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个校长职业专门化程度提高;二是校长个体专业性水平提高。
这里主要认识校长个体专业性水平提高问题,即校长的个体专业发展。
1.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
从本意上说,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主要是校长个体专业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即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所谓内在专业结构主要是指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也是这些方面分别提升的过程。
因此,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也可以作如下阐释。
(1)校长专业信念发展。
校长专业信念是关于校长专业的根本理念,如关于校长角色的理念、关于校长领导作用的理念、关于校长素质的理念。
这些信念在校长那里并不是作为一种知识或能力而存在,而是作为根深蒂固、毫不怀疑的观念而存在。
因此,校长专业性的提高必然包含校长专业信念的发展。
(2)校长专业知识发展。
校长专业知识是从事校长职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如关于教育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管理知识。
这些知识随着相关教育研究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这也是校长个体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所在。
(3)校长专业能力发展。
校长专业能力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所必须的能力,如提出愿景的能力、推广愿景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等。
校长的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工作,这种工作性质特别要求校长具备较高的能力。
(4)校长专业伦理发展。
校长专业伦理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如平等、关爱、尊重、宽容等。
学校领导工作说到底还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活动,这类人际活动就要求校长遵循特定的道德准则,这是校长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
(5)校长自我专业意识发展。
校长自我专业意识是指校长自身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以及经常评估自身的专业水平等方面。
2.优秀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
与关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水平相比较,关于校长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关于校长专业发展过程的理论还比较少。
在这里主要介绍从优秀校长个体成长归纳出的校长成长阶段理论。
通过对中小学优秀校长的多角度考察,优秀校长个体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中小学校长成长需经过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阶段:职前准备期(需5~7年)、适应期(需2~4年)、称职期(需3~5年)、成熟期(从职前预备期起需10~15年)。
各阶段主要特征如下[6]。
(1)职前预备期:教职工群体的优秀者;局部管理经验的积累;领导和群众认可,并寄予更高的期望。
(2)适应期:校内人际间相互了解,彼此适应;渴求学习理论和他人的办学经验;积累全面管理的经验。
(3)称职期:掌握常规管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办学规律。
(4)成熟期: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有了自己的见解;科学管理学校。
3.校长专业发展途径
从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状况来看,校长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比,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培训和自我学习与反思。
实际上,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途径都是校长专业发展可以选择的途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