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做,背离了评选“三好学生”
的本来目的。
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三好学生”
的评选活动也面临改革和完善。
例如,2004年5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废除“三好学生”
的评选制度。
据《人民日报》报道,从2005年起,湖北省的“三好学生”
只作为荣誉称号,一律不与升学挂钩。
[14]但是“三好学生”
的评选到底何去何从,现在仍然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做法。
2004年5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废除“三好学生”
的评选制度。
他认为目前“三好学生”
的评选常常依据的是“一好”
(成绩好或听话),无论从理论上、实际上和心理学上讲,都没有继续推行的必要。
从理论上讲,“三好学生”
的评选与我国的教育方针不合,与教育的民主性不符;从心理学上讲,它给学生造成了分等级的压力,这是最伤害学生的,可能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人生之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街坊巷陌议论纷纷。
上海当地的报纸,如《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东方早报》等连篇累牍地刊登读者的热烈讨论,而京城媒体新贵《新京报》更是连续三天刊载了来自不同背景读者的观点交锋。
全国各地的媒体更是闻风而动,北京的《中国青年报》、广州的《羊城晚报》、厦门的《厦门晚报》、成都的《天府早报》和《成都晚报》、南京的《江南时报》、郑州的《大河报》和哈尔滨的《新晚报》等都不吝笔墨大肆渲染不同人士所持的针锋相对的观点。
连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小崔说事”
栏目也不失时机地弄了一期《三好学生》,直接抓住观众的眼球。
媒体先锋凤凰卫视更是不甘落后,在“时事辩论会”
栏目力邀众嘉宾唇枪舌剑了一番。
而在网上的论坛上早就是吵开了锅,口诛笔伐的有之、义愤填膺的有之,更不乏对中国教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众多“愤青”
。
这场热闹的“三好学生”
话题讨论本身蕴涵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同时更是展现了公众借助媒体对如何推行新世纪的教育改革表达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废除“三好学生”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或荣誉的终结,它反映了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
资料来源:顾明远:《顾明远教育口述史》,李敏谊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8~139页。
三、国际学生学业评价的新趋势——PISA
由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议中心组织的全国教育进展评价(简称NAEP)、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再研究(简称TIMSS-R)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是当前国际间最为著名的学生评价项目,它们所提供的指标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这些评价项目分别涉及数学、科学、阅读等领域,代表国际学生评价的最先进水平。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为各参与国家与地区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
2000年举行的第一轮测试结果表明,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芬兰位居榜首,日本、韩国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也位居首位。
所有这三个国家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是最小。
德国在这次测试中三个方面的测试结果均排在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