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学校的评估与督导
banner"
>
学校的评估和督导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学校的评估和督导。
例如美国教育部从1982年开始推行“蓝带学校计划”
(BlueRibbonS),由国家来奖励表现优秀的中小学,并鼓励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优秀教育经验的传播。
截止到2002年,美国总共评出了4418所“蓝带学校”
。
这种评选不仅仅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而且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引导。
就我国而言,我们在学校评估和督导过程中始终是在用同一个标准来约束同一种类型的学校,追求标准化,同时评价的结果具有高利害性,是与学校生死攸关的事情,基本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三段式的评价过程:自评—检查—督导。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如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更合理地评价学校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价值。
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提供了更多自主发展的余地,如何在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发展之间获得一个平衡,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
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学校评估和督导的改革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
对于学校整体发展而言,我们必须构建内部和外部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也就是必须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在学校建设层面,内部评估可以由教师、教师组织、校长或其他管理者、学校聘任的评估人员来执行。
这种专注于学校本身发展的评估往往被称为“校本评估”
。
外部评估则可以由学区、省市教育部门、国家教育部所专门聘用的专业评估者、督学或者相关的评估部门来执行。
各国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外部的教育督导来保障学校教育的质量。
一、指向内部发展的校本评估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指向学校内部发展的校本评估也开始浮出水面。
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评价制度的改革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建立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学校领导班子。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干精神;具有与时俱进规划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总结、积累教育经验、推进教育创新的能力;能遵照民主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原则管理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②校长要做到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基础,有相关学科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民主、平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学校各环节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③制度与管理。
学校应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体现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有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的课程设置、实施措施与管理方案;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加强学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措施;评价制度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规章制度)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④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学校应有归纳课程、组织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
⑤体育与文艺活动。
学校要有活跃的学生体育与文艺社团,开展经常性的体育与文艺活动,广大学生都自觉积极参与。
学校体育、文艺活动应注重特色。
学校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①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学校应对评价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