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合理的确定室内净空高度,对满足教室内功能要求和节约造价都有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地跨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变化很大,对教室的层高有一定影响,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室层高有可选择范围,一般小学3.30~3.60m,中学3.40~3.90m,如果减去楼板厚度,小学教室净高为3.10~3.40m,中学教室净高为3.20~3.70m。
[3]
2.教室的容积
教室的容积决定了教室空气的质量。
一般教室层高建筑设计为3.4m,这样在人均面积达标1.1m2的前提下,保证人均空间达3.7~4.3m3,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室内单位时间里氧气的占有量。
如果教室层高不够,或有的学校装修之后使层高缩水,或设计时忽视了排风扇或通风口,使得自然条件下教室不能达到每小时换气小学3次、中学4次的标准[4],这样就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二氧化碳、水蒸气、重离子的数量就会增加,室温上升、降尘量增多,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大,出现有机杂质、氨、硫化氢等物质,导致人均氧气供应不足,学生会感到不适,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思维混乱、学习效率降低、自我感觉变坏,甚至产生头疼等症状。
北京市劳保所安全评价中心等的一项调查发现[5]:学生总是“睡不醒”
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供应不足是孩子们嗜睡的主要原因。
国家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是每立方米二氧化碳不超过0.1毫克,而在调查中被检测的几个教室每立方米二氧化碳含量都在0.3毫克左右。
图10-5过度装修导致教室容积缩水
图10-6扎堆式座位易导致颈部疲劳和分心
(四)教室的布局与设施布置
1.教室的布局
教室座位布置应便于学生书写和听讲,教师讲课和辅导,通行及安全疏散。
常见教室布局根据班额大小而定,有“矩阵式”
“半环式”
“扎堆式”
“马蹄式”
“环式”
“对垒式”
“双马蹄式”
“双环式”
等。
[6]但无论如何布置,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7]:
——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
——前排座位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2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0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图10-7几种不同类型的教室座位布局图
教室布局还应根据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个子大小、眼睛大小、是否爱走动巡视、学生年龄、学生纪律情况、课堂活动内容是否需要讨论交流等具体情况确定,各有利弊,不可千篇一律或盲目模仿。
2.教室的设施布置
为在教室内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应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环境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置讲台、黑板、“学习园地”
、展示栏、清洁用具框等,还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置以下设施:
存物搁架:用以存放体育课时穿着的衣、裤、鞋等,或冬季的大衣、帽等,其位置以设置在后墙学生用的黑板下部为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