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大学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依附和大学内部学术对行政的依附,这就是“两个依附”
的难题。
一是以政治思维和手段管理高等教育,其弊端就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味追求“做大做强”
。
二是校内行政权力泛化和官本位体制强化。
即在宏观管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职能转换不彻底、管理控制不适度、教育法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在微观管理中高校的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机关化、教学地位边缘化、学术风气庸俗化、民主管理形式化等问题。
其结果,大学成为政府的从属机构,其应有的独立精神、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等品质严重缺失,对政治的适应和某些利益的迎合,损害了其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性的坚守、对大学灵魂的捍卫和对学术尊严的维护,难以成就高等教育的独特土壤。
[2]
2.“三个错位”
问题
即政府和大学的角色错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错位和“法治”
与“人治”
的管理错位。
[3]“三个错位”
和上述“两个依附”
只是表述不同,其内涵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致的。
都反映出政府对高校的过度管理,管办不分,管得过多、过细,其效果限制了高校的自主创新与发展;对于高校内部,行政化趋势严重,行政权力侵占了学术权力,严重影响了学术自主、学术创新的氛围和教师的积极性。
大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个堡垒。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高度统一集中,大学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学校的人、财、物一切都由上级部门控制,大学成为一种附属物,大学管理的内涵已经压缩在执行指令层面,学校只是上层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4]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官本位”
没有根本改变。
过去,学校管理采用政府管理模式,机构一一对应,给予一定的行政职能,职员是干部,干部是管教师的。
近几年来,虽然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学校机关仍然相对庞大,仍然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学校决策主要依靠干部,“学校还是干部的学校,不是教师、学生的学校”
。
[5]
三、后果:行政化、人治、无特色
由于大学存在上述“两个依附”
“三个错位”
的现实问题,结果造成了当下国内大学政治化、行政化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水平研究成果、高端领军人才匮乏等;其次,大学没有特色,趋同性严重。
全国所有大学都遵从一个模式办学,在一套制度、一个文件、一种机制下运行,其结果就是所有大学都是相似的、无特色的,只是学校名称、办学地点的差异。
再有,就是由于办学没有理性依据可遵循,“靠经验”
“拍脑袋”
的工作模式比较普遍,“一朝天子一朝臣”
的“人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