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用教育新理念武装教师[1]
banner"
>
——评《当代教育学》
近20年来出版的《教育学》大约不下200部,但有新意的不多,都没有摆脱旧的体系和模式。
虽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体系仍然是旧的,还是因循原来的四大块,这与热火朝天的教育现实不相称。
最近我读到袁振国教授主编的《当代教育学》,顿感耳目一新。
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在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三方面。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中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
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
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
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
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量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
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
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能仅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
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
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获得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
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教学建议”
中写道:“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样想。
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对教育的理想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
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
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
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体系新。
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全书分上、下篇。
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
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
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