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校应从学生一进校门开始就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做教师的熏陶,教育部门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单位应该搞出几套教育软件,配合教育学科的教学,改变过去一本讲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
师范院校要办好一两所附属中学。
不要把附属中学办成追求升学率的重点中学,而是要办成真正的实验学校。
我们这次去访问几所著名的大学,教育学院都有自己的附属实验学校。
这种学校和大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学教师在那里亲自讲课,研究生在那里搞实验,做助理教师。
校舍的设计也是为实验用的,都是装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研究人员可以在不妨碍教师教学的情况下观察、录像录音。
我们在多伦多路尔圣技术学院儿童早期教育系参观,看到50多岁的教授麦凯在儿童教育中心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地毯上,教孩子唱歌,学习音乐的节奏。
这在中国似乎是办不到的。
但是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教育儿童的实际经验,也才能把这些经验化为理论,教育自己的学生,否则,只能是空洞的说教。
五
要改革师范院校的招生分配制度。
现在已经给师范院校优先录取新生的权力,许多地方还采取师范院校提前考试的办法,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
但最重要的是要动员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师范生的质量。
这当然要靠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来解决,但是教育部门和宣传机关也有许多事可以做。
第一,宣传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他的苦与乐。
教师的劳动是很辛苦的,但也有他的乐趣。
宣传部门不要只讲教师辛苦的一面,也应讲有乐趣的一面,使中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既重要又很有乐趣的职业,要让学生乐于当教师,而不是苦于当教师。
第二,采取考试和保送相结合的办法。
师范院校可以增加保送名额,但也不宜太多,因为有些学校并不把真正的优秀学生保送上师范,而只是中等的学生保送,以便增加学校的升学率。
因此,保送的名额要控制,可以把考试和推荐相结合,在考试成绩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推荐的学生。
第三,规定师范毕业生服务的年限。
现在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不容许流动。
这固然可以稳定现有的教师,但是把未来的教师吓到门外去了,青年人一看进了门就出不了门,就不敢进门了。
同时,用不容许流动的方法来稳定教师,教师的积极性不可能发挥。
因此,要容许流动,但要求有一定的服务年限。
规定的服务年限不宜太长,以5年为宜。
工作满5年可以转职业,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尽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心情舒畅,觉得有前途、有出路,才能真正把教师稳定住。
也就是说,我们改革的方针是开放,而不是封闭,只有开放搞活才有出路,封闭、僵化是搞不好的。
经济是这样,教育也同样是这样。
技术人才流动能够促进技术改革,我想教师的流动也能促进教育的改革,促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1]原载《教育科学》,1988年第1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