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大会发表的宣言强调,各国教育部部长们考虑到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教师通过其思想、方法和实践来革新教育的重要性;回顾了1975年第3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的有关教师作用变化及其对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的建议。
许多国家都有教师在职进修的制度。
英国在1972年就规定每位工作7年以上的教师可以获得一次为期3个月左右的带薪休假进修的机会,1976年又把进修时间由3个月延长到1年。
日本在1978年建立了3所供现职教师进修的新型教育大学,设有硕士课程的研究生院,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1987年,日本文部省又公布了《试行新任教师进修实施要点方案》,规定从1989年开始,分期分批地实施新任教师进修1年的制度。
有的国家提出了中学教师每几年必须到大学修学几个学分等进修要求。
总之,教师的培养正在由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把职前的培养和在职的培训统一起来。
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都在逐步提高。
如法国,1986年规定,持有两年或两年以上高等教育文凭者才能报考师范学校,再学习两年毕业后,才能担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则必须修完大学第二阶段并经过国家考试取得证书者才能担任。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规定,只有获得硕士学位或在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一年以上,并取得30学分以上的才能获得高中一级教谕的资格证书。
我国教师学历要求偏低,小学教师只要求中师或高中毕业学历,初中教师只要求大专学历,高中教师才要求大学本科学历。
这在世界上已是很少见的了,很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困难,也在于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
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中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素质提供了条件,不仅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而且可以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
社会上任何一种职业,只有它的专业性增强了,并具有不可替代性,其社会地位才可能提高。
以往教师地位不高,固然有种种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人都可以当教师,教师缺乏专业性。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也必然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巩固和提高,而且有利于吸引优秀青年投身于教育事业。
青年总是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总想有进一步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过去教师一辈子埋头于教学,强调献身精神,做默默无闻的教书匠,使青年望而生畏。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希望,使他们完全有机会进修提高,凭借他们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在教育工作中施展才华,开拓进取,实现青年所冀望的人生价值。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职业性质的学位,不同于学术性质的学位。
它的目的是完善教师职业培训。
目前只招收具有一定经验的在职中学教师,以后会扩大到具有学士学位的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也可能扩大到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但培养的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是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