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家长爱孩子也好,教师爱学生也罢,首先就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需要。
我觉得华老师的融“错”
教育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华老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后续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华老师认为,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有融“错”
,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融“错”
课堂,才有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华老师这个“融”
字用得好!
融者,不是排斥错误,把错误和成功对立起来,而是把出错作为一种学习的资源、成功的资源,融入成功之中。
这是一种理念境界,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进一步而言,融“错”
,就是允许孩子犯错误。
错误是成功之母,每个人都会有错误,所以我一再呼吁不要评“三好学生”
,现在我听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不再评“三好学生”
了,这个事情我是鼓掌的。
为什么说不要评“三好学生”
呢?因为孩子是会犯错误的,他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的。
现在要连续三年“三好学生”
才能保送,这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加一个紧箍咒吗?我曾经跟一个“三好学生”
交谈过,学生说评了“三好学生”
以后,就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说不该做的事本来就不该做,而这种所谓行为约束,无非就是要学生听话,要学生表现出教师期待的好行为。
要都是这样的约束,我们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华老师所践行的融“错”
教育,以及他对孩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课堂的理解,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学习华老师的教学经验,重要的是要深刻把握和理解他的经验中所蕴含的哲理。
[1]原载《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8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