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教育对话录
banner"
>
中芬教育各有优势两国要加强学习互鉴[1]
——顾明远教授对话哈内娜·涅米教授
2015年5月24日到5月29日,应芬兰坦佩雷大学副校长哈里·梅林(HarriMelin)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对芬兰教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考察。
参访的学校包括坦佩雷大学、坦佩雷大学附属学校(1~12年级)(即坦佩雷教育培训中心)、Mets?niittyy幼儿园和坦佩雷Tredu职业学校,访问考察涵盖芬兰各级各类教育。
在此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芬兰教育中心和坦佩雷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发起并策划了一场题为“当东方遇见北方——学习花园之中芬教育大师对话”
的活动,邀请赫尔辛基大学原副校长、芬兰资深教育专家哈内娜·涅米(HanneleNiemi)教授在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围绕中芬教育的文化基础、中芬教育的社会环境、中芬教师的使命与专业发展、中芬教育合作前景等问题展开了长达四小时的“中芬教育大师对话”
。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两位同样有着一线任教经历,均在各自国家著名大学担任过副校长,并都在近期参观考察了对方国家教育系统的两位教育大师在此次对话中碰撞出了怎样的思想火花。
一、芬兰和中国上海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表现有相同的“秘诀”
主持人:芬兰与中国上海在PISA(ProgrammeforIio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都有优异的表现,两位教授认为这一优异表现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涅米教授:我认为芬兰之所以能在PISA测试中成功,有很多原因。
首先,卓越的教育归功于我们卓越的教师队伍。
我们非常幸运,芬兰许多优异的学生都想成为老师,他们不仅有卓越的天赋,受高质量的教育,还有发自内心的教育意愿,这就造就了芬兰领先世界的教师队伍。
其次,卓越的教育要归功于芬兰的教育理念。
芬兰历来重视教育平等,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到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有困难的学生会得到老师和社会更多的支持,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最后,重视个性化教育。
在芬兰,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及时发现和改进薄弱环节。
顾明远教授:非常感谢涅米教授给我们分享有关芬兰PISA成功的原因。
我这次对芬兰教育的考察,发现芬兰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上海在PISA测试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当然,上海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完全代表所有中国学生的成绩。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上海教育是中国顶级教育的代表。
我很赞同涅米教授的分析,教师水平很重要。
我国上海教师平均水平高,而且教师们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他们成立教研组,共同研究教学创新。
同时,上海在行政部门领导下还有教学研究组织,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们会亲临各校指导教学。
此外,上海的成功还得益于21世纪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简称“课改”
)。
新一轮课改不但继承了中国优秀教育传统,而且吸收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我也常常说,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