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合作”
“合并”
“协作”
和“划转”
等形式推进改革;通过“双轨并存”
(即公费和自费)的过渡和“并轨”
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确立大学生“缴费上学”
制度。
据统计,到1997年年末,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8个中央部委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涉及普通高校400多所、成人高校200多所;1000多所普通高校全部实行了公费和自费“并轨”
;实行不同形式共建的高校共有100所,其中,国家教委所属高校31所,其他部委所属高校54所,地方所属高校15所;159所高校合并成74所,减少了85所,使全国高校由1994年的1080所变为1997年的1020所(含新批的若干所);进行各种形式合作办学的高校达到288所,形成了162个合作办学体,总计372校次;50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了217所高校的办学与管理;8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地方政府管理的高校。
[18]但是,由于部门办学体制的改革步履维艰,条块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的转变。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改革思路,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在中共十五大召开之前,国家教委就开始尝试在直属高校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
1997年1月颁布的《国家教委关于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扩大直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将加强地方政府对所在地区学校的统筹权,国家教委逐步淡化以“条条”
为主的管理办法,促进“条块”
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件还要求进一步改进管理决策体系,加强社会参与,促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为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教委于1998年1月17日至19日在扬州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
会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的最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
,主要弊端是在低水平上重复设置高等学校和专业,教育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造成很大浪费,从而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从过去“条块分割”
体制下主要靠外延扩张式的发展转变为主要靠重视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
李岚清副总理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
的八字方针。
[19]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其职责和权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九个部门改组或组建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
)管理的九个国家局。
1998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颁布,决定对这九个部门所属的211所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93所、成人高等学校72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46所)的管理体制通过共建、合并、合作、调整等方式进行调整。
其中,93所普通高等学校原则上都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72所成人高等学校,除几所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管理干部学院原则上就地并入普通高等学校或改制为培训教育机构外,其余由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成人高等学校一律划转地方管理;46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划转地方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