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五、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banner"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全面深化改革,严厉惩治腐败,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风,不仅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培养方面更加突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人的知识底蕴、法治意识、思想素质、文化修养、智慧源泉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该文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4]。
这份纲领性文件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素。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5]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治学如此,中国特色一流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
脱离了中国的实际需要和具体环境,脱离了中国文化母体的孕育和中国智慧的涵养,中国的高校也很难涌现出世界一流的人才。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同学们要“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来说: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26]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路径指明了方向。
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