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地拿不到学位。
再次,为了迎接专家组的到来,学校买了几辆高级轿车,编了号放在学校显眼的位置,以表明对专家的重视。
最后,专家组来到学校还要与学生谈话,学校两次印制了专家有可能问的问题,要求学生照着背,不该说的一律不许说。
[11]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民众及高校部分人员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质疑。
针对评估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要求,在评估工作中,要建章立制,严明纪律,做好评估规范化建设工作。
要做到评估指标体系、标准、评估过程、程序和结果全部公开,做到评估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
评估过程中,高校要诚实守信,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和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自评、自建工作。
对于那些在评估工作中虚报数据、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的高校,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已获得的评估结果,并被作为教学评估不合格单位向社会公布。
对其主要领导,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行政纪律处分。
[12]
此外,由于各类高校的目标定位、性质、任务和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有所不同,高校的多样性、层次性、地区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应该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价”
。
为此,教育部高度重视对高校发展分类指导的工作,强调各类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名校,高校评估不能都挤所谓“名校独木桥”
。
自2009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开展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方案研究。
教育部通过总结上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教训,研究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以及开展专项政策咨询研究,在调研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暂不含独立学院)实施质量认证式评估(即合格评估),要求参评院校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质量,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合理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评估结论也从上一轮评估的水平性评定调整为认定性结论(通过、暂缓通过或不通过)。
而对参加过上一轮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则实施质量审核式评估,引导这类学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13]
2.学校综合水平评估
教育部主导的学校综合水平评估正在实施与完善的过程之中。
这类评估的目的是检验学校的能力,发现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促进与帮助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这类水平评估原则上不对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进行评估结果的排队,注重的是对以往教育投入结果的检验,而不是为将来的教育投入寻找适当的对象和分配标准。
所以,学校综合水平评估工作到目前为止,没有与高等教育经费的整体分配相联系。
但是,进入21世纪后,高校的综合水平与办学效益被教育部作为高等教育整体资源配置基础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了。
2001年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对9所“985工程”
大学的重点投资效果的评估,开始尝试建立投资与评估之间的直接联系。
对9所冲击一流大学的“985工程”
大学进行评估的方案研究,是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要承担设计的。
2002年,教育部又委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进行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机制的设计研究,以期获得可以参考的更多评估方案,使这项评估能够比较好地检验项目的执行结果,检查接受了特殊投资的项目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将这种综合水平评估向部属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过渡、建立依据学校经营效果进行拨款的教育经费发放机制做准备工作。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两种建议性评估方案。
两个方案都建议成立专门负责评估和拨款工作的委员会或专家组,由这个机构组织评估工作。
评估指标反映了评估的主要内容。
第一套方案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学科建设水平评估、对社会贡献的评估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四个一级指标;第二套方案包括学校建设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学校办学水平主要指标的客观评估、对社会贡献的评估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四个一级指标。
两套方案中都包括社会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指标,且权重都占到30%,这种设计充分表明教育部已经将学校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其管理的重要价值导向和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负责的评估方案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辽宁教育研究院等几个单位共同研究设计的,方案涉及评估指标和评估机制等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