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人才培养目标(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即我们常说的“创新人才”

和“四有新人”

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通过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格局”

教育部在2004年2月10日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显然,这些政策性措施都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外部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清华大学从1997年开始,连续召开了两次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达成了共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

的骨干人才。

同时,积极促进学科交叉,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22]从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进行了新的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四种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一种模式是直接设置跨学科专业;第二种模式是允许个人自主设计专业,其课程组合方式由学生提出,教师审批并提供专门指导;第三种模式是第二学士学位;第四种模式是辅修双学位模式。

[23]此外,还有很多高等学校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复旦大学的“通识人才”

,浙江大学“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自主性”

的“创新人才”

,南开大学经济、管理、法学专业跨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创造性”

的“复合型人才”

,等等。

可以说,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成为21世纪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