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时代特点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
1.社会环境
这批学生大多出生于1995年左右,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较为平稳,信息发达,开放务实,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诱因。
2.家庭环境
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往往比较独立开放,生活品质有保障,但也不乏破裂家庭、留守家庭。
3.教育环境
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减负”
“减压”
,最终要面对的依然是竞争激烈的高考。
总体而言,“95后”
大学生的共同特征是:活跃,不甘接受束缚和说教;有个性,难以建立归属感;年轻,缺少深沉的体验;好奇心强,容易被复杂局势迷住双眼。
(二)从宿舍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分析
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宿舍是大学生最容易产生人际冲突的地方,是否有良好的宿舍文化和氛围对学生的归属感有非常大的影响。
1.制度层面
这个宿舍的同学生活作息严重不一致,但是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带领舍友们统一协商,制定宿舍制度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节奏。
2.心理层面
经查阅档案发现,这个宿舍的同学全都没有集体生活经验,加之都是大学新生,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经验不足加上适应不良,共同构成宿舍人际关系淡漠的心理层面的原因。
3.文化层面
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宿舍一定是具有积极的宿舍文化的。
当前这个宿舍的同学大多以享乐、休闲、外部依恋(跟原生家庭或者外校男友)为主要价值取向,缺少对大学学习的共同热情,以及对其他正能量事物的关注和分享,因此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积极的宿舍文化。
如果舍友只是同住在一个房间里互不相干的人,那么必然难以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
三、处理策略与过程
(一)第一阶段:摸底准备
1.目标
可以看出本案例中的辅导员非常专业,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因此可以运用测验等方式来帮助自己了解学生。
了解这个宿舍每一位同学的成长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尤其是了解人际关系交往风格;收集、积累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和咨询技术。
2.过程
首先,我详细查阅了七位同学的档案,并找到入学时全班同学一起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问卷,对比常模,基本掌握了这七位同学的特点。
其次,分别跟宿舍内每一位同学聊天,记录下他们各自对宿舍集体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其中,在请每个人为当前宿舍人际关系评分的问题上,七位同学给出的分数都低于7分(满分为10分),甚至有两位同学仅给了2分(小董)和3分(小平)。
可见,当前该宿舍的人际关系问题不仅仅是淡漠,而是已经有了矛盾的萌芽。
最后,我用了三天时间制订了一套简易的团体辅导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