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直以来,小成的成长都比较顺利,成绩优秀,升学顺利,父母疼爱,没有经历过坎坷、波折,也很少自己做主。
导师评价他成绩好,知识面也比较宽,熟人面前侃侃而谈,人长得儒雅标致,很受女孩子青睐,但不能吃苦,依赖性比较强,遇到困难容易退却,心智不够成熟,责任感稍显不足。
一方面,小成在准备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已经不断地感到压力,出现畏难情绪。
突然得知自己患上非常难治的疾病,并且目前病情发展无法预估,这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从小顺风顺水的他缺乏克服困难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此时又需要他独立承担责任。
身心的双重挑战让小成倍感压力,情绪经常失控,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并开展行动。
另一方面,治病所需的医疗资源和物质支持也是现实问题,同时,博士论文必须有较多的精力投入和平日的工作积累。
因此,我认为小成的问题需要调动家庭、学校,导师、同学、家人甚至朋友等多种资源进行支持,而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小成本人不够成熟,对小成来说这次事件既是危机同时也是个人成长的机遇。
这个阶段,辅导员发挥好资源调配的作用对处于困难中、无法自行决策和行动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富有实践推动意义。
我认为,辅导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把握好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本人,辅导员则扮演着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在情感上接纳学生及其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面对的问题,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并辅助学生争取各种资源,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陪伴学生。
三、处理策略与过程
基于对整个事件的梳理和分析,我确定了以争取全方位支持为原则的三步处理策略:一是争取学校和社会资源,尽快解决小成就医的问题;二是调动家人、朋友、师生资源,帮助小成建构多元情感支持系统;三是调动研究生院和导师团队资源,协助小成顺利完成科研任务。
我先与小成的导师、班主任和李老师就各自的看法、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对事件的处理建议等内容进行交流。
经过多次交流,把小成及其家庭情况、病情发展和治疗情况、博士论文的进展、现有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基本摸查清楚。
小成的导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授,人非常善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特别关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对待,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中也非常积极。
她主动提出每月给小成增加500元生活补助,并且主要负责小成后期科研学习和博士论文写作的支持工作。
小成的班主任主要负责调动班级同学的力量,在生活上和学习工作中多关心和支持小成。
李老师与小成亦师亦友,他负责联系小成的家人,协调其朋友及导师组其他学生,并全程跟踪治疗和后期恢复过程。
我则负责协调学校和学院资源,为小成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并为小成以及周围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全面跟踪和协调整个事件的处理。
当辅导员遇到学生危机事件或者应对困难的个案时,积极争取自己的工作资源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学生有学生自身的资源,辅导员也有自己的工作资源:学院领导、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等。
团队作战胜过单打独斗。
分工明确之后,我们分头开展工作。
我向书记、院长汇报了小成的整体情况,争取得到院里的全面支持,两位领导动员各方关系,帮助联系医院,预约到最快的入院床位,并同意以生活补助的形式补贴学生部分超额医药费。
之后,我又分别向研究生工作处、校医院反映了学生的情况,并协助其申请到学校研究生临时困难补助,办理好转院手续以便报销医药费。
其他三位教师也从各自角度积极推进工作:导师为小成重新设计了暑期工作计划,李老师和小成一起向家人说明了情况并商量进一步的措施,班主任动员小成的同学在生活上照顾小成。
住院治疗的实际困难初步解决之后,我找小成进行了深入谈话,核心是如何看待自己面临的挑战。
此时的小成对教师及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非常感动,但内心仍然充满了不安,因为疾病的发展未知,治疗需要的进口药物非常昂贵,博士论文的撰写工作也很艰巨。
我和小成的谈话便从未来说起,他期待博士毕业之后能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希望和女朋友一起开启新生活,希望离父母近一点儿,他的期待中还有很多美好的理想。
但是一回到现实,小成便有些不知所措,我启发他,幸福地在一起是否意味着从此一帆风顺?看看熟悉的教师们,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否轻松自如?小成似乎有所觉察,我进一步引导他,面对和克服困难才是生活中的常态,越是成功的人肩负的责任越重大,经历的磨难越多。
爱读历史的小成开始滔滔不绝,也举出了不少典故来证实这个结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