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一首非凡的作品。
第一个C上的倚音Appoggiatura微妙精细,让身心净化脱骨。
那是一片轻轻扬起的气息,像甘泉一样洗净尘土覆盖的心灵,仅瞬间之变,化物质之烦恼为乌有。
在钢琴上听那泛音(overtone)和钢琴清澈的音色,有着一种非人间的轻盈……
肖邦装饰音的特殊和精细,前面已经提到,在他玛祖卡Op.7,No.1里,四度和三度的倚音和暂停之后的七度旋律是相当夸张的一对。
倚音的时值可以探讨,但绝对不是简单的装饰。
这里,如果没有倚音,就不可想象玛祖卡舞步的错落有致。
可以想象,不把这个倚音弹入节拍会有多么古怪:
升F大调夜曲,第十八和第二十小节的装饰音,是肖邦特殊的痕迹。
不说肖邦对半音音阶的敏锐,这里似乎错开的一排倚音显然不是“装饰”
效果,而是铺张巨细它们各自相对的和弦,因为常有误读的可能,容易忽略它们结构上的必需,这里我用箭头注出。
这样的句子在他音乐里面到处都是:
&的巴赫乐谱,常有装饰和不装饰两个版本前后并列,问题不是哪个版本更好,哪个版本是对,而是两个版本之间,音乐自有生命的空间可能。
我想装饰音的麻烦是人为的麻烦。
乐谱静静地躺在那里等你,音乐脱离人为的学术研究自存自在。
旁听他人演绎解说,不如自己去翻乐谱,自己身体去听。
装饰音不多不少,不起多余修饰,即使“多余”
,不管喜欢与否,也是音乐家说话的特殊。
装饰音以一个独特的形态描图画音,是勾勒音乐具体动态的一个部分。
[1]装饰音是音乐的一个部分,更是文化环境的形态。
法国音乐家库普林(1668-1733)的键盘音乐谱子里面,把装饰音一概写出,让我们看到的时代气息,想起凡尔赛(Versailles)宫殿刻意的烦琐和贵气昂然的精神向往。
巴赫Sinfonia第五首BWV791,简洁的版本和装饰音具体写出的两个版本之间,我们也可以听到不同的可能。
我在羽键琴的音响里面,身体的感应会自然调节音乐的不同面目,尽管出来的音乐不同,但是感激的心情都是一样不可言语。
(2014年12月改注)
[2]J.S.巴赫的儿子卡尔·飞利浦·埃马努埃尔·巴赫(CarlPhilippEmanuelBach,1714-1788),他的音乐对后来古典风格(TheClassicalStyle)起到很大影响。
他的名作《演奏键盘乐器艺术的精髓》(德文VersuchüberdiewahreArtdasKlavierzuspieleheTrueArtofPlayingKeyboardIs,1753年版,1787年修改版)给我们认识和理解巴洛克时代的装饰音提供了直接的模本。
[3]巴洛克的装饰音基本分为意大利和法国风格两大类,意大利比较自由的即兴风格和法国相对严谨的规则,但是两者之间不是死板的限定。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Mozart)不是电影里面滑稽刻薄的人物,而是对西方音乐颇有贡献的音乐家。
他对音乐具体语言曾有专门的著作,他认为古典风格的装饰音是两者的结合,音乐家注重音乐的本身,依据具体音乐的内涵演绎。
[4]谱例中上面两行是首版的印刷,下面两行是莫扎特的手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