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音状还是形状(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音状还是形状?

banner"

>

我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感受音乐的体验不纯,总在音乐里面听到坐立不安的形状色彩。

小时候,一度以为纯属自己生理不正常的错觉,不料具备这种“生理缺陷”

大有人在。

尤其是西方音乐中的节奏,不知怎的,和心脏的波动搅在一处,前后一就一错,徒然跳出万花筒里无奇不有的神奇世界。

节奏,在这个对于我们文化相当陌生的“机械”

前后,居然有着如此活泼灵巧的生态:

这是巴赫第六个e小调帕蒂塔(Partita)BWV830中库朗特舞曲(te)开始的六个小节。

库朗特是一种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相对欢快的舞步,是优雅之中的调侃,绝对没有今天迫不及待的冲刺。

如果不是当代钢琴大师那样竞技的速度,即便是用机械的节拍以舞步的速度弹出,短短的几个小节,从中可以听到左右两手节奏之间的微妙脱落和参差不齐,从乐谱上面,更可以看到右手紧缩之中展开的视觉形态。

我想所谓的艺术,不是作态的大张旗鼓,只是顺其自然,在错位的边角牵扯,不多不少,稍稍增添微末的那么一点儿。

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Urtext的版本也是一个例子。

第三乐章第十一个变奏曲中第194小节,莫扎特在出版印刷[1]的时候,特地注明表情轻重记号。

除了部分现代音乐家之外,以前很少有人为了个别音符,明确每个音的轻重区别。

我视谱过线,眼前徒然一晃,似乎脑门被人敲紧。

但仔细再看,发现不是简单对于演奏的提示,而是勾勒音乐的形体。

莫扎特的轻重记号和通常的强弱拍子正好错过,如此轻重缓急重新调整,画出这里音响的视觉效果:

一早醒来之前,不知为何,我在**折腾勃拉姆斯的一个动机:

我翻来覆去,脑子里面满是蝌蚪一般短小的弧线,它们好像有生有息的动画,相依宾配,迂回游吟,两度空间的弧线在三度空间里面慢慢变幻。

我惊奇地观摩这个可触可摸的视觉动态在空中伸张演绎,我在梦中疲惫不堪的四肢跟随一起辗转不止:

还在**,我随手抓过电脑找出录音。

没有意识的我,不知那个动机从何而来,懵懵懂懂点了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音乐一出,温暖的音响直接带我回到半醒不醒的梦中,是第一乐章的主题。

我都奇怪怎么衔接如此自然而然,别说用脑,身体还未全醒。

我躺在**,不去想它,继续那个太极动画的白日梦影。

我确信这些短小弧线的游戏无疑,但又好奇谱子上面会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