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彼得赛拉斯和亨德尔的朱利奥恺撒(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比之下,尼莱诺的悲痛显得特别醒目。

兴奋过度的塞斯托去拉尼莱诺,被尼莱诺一手推开。

赛拉斯在尼莱诺的悲伤上面花费大量笔墨,似乎所有的主角都已冲昏头脑,留下次角感叹人生无常。

赛拉斯这一笔渲染,不但充实和加深了这一段戏的内涵,也增添了阿其拉和尼莱诺的性格深度。

结尾部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恺撒和克里奥佩特拉最终获得胜利,二人身着紫红夹白的条纹睡衣登场。

恺撒和克里奥佩特拉又重现原先轻佻滑稽的面目。

剧终的二重唱和合唱是歌颂性的,但在舞台上,赛拉斯夸张二重唱和合唱性格之间的反差对比。

恺撒和克里奥佩特拉的二重唱是傻乎乎的、鸟鸣般的快乐。

和恺撒和克里奥佩特拉喜剧性格相反,歌颂性的合唱变为深沉的反思。

所有的演员都以最后出场的化装和服饰上场。

托勒密和塞斯托依然遍体是血,似乎还来不及下装。

作为一个客观的整体,合唱队员脱离了先前具体角色的上下文。

赛拉斯把曾经代表个体的演员,剧终以宏观的整体带回舞台。

这些演员相互安抚,为人世之间毫无意义的恩恩怨怨感叹。

就在那个瞬间,这些演员不再是歌剧里面个别的人物,而是站到戏外的旁观冷眼,这种处理非常符合亨德尔清唱剧中合唱队在各种角色之间自由变换的功能和特点。

《朱利奥·恺撒》剧终反讽的处理加深了整部歌剧的人文意义,让人想起莎士比亚(Shakespeare)《李尔王》(KingLear)里的次要角色弄人(theFool)和19世纪拒绝接受莫扎特歌剧《唐璜》(DonGiovanni)的终场。

当然,赛拉斯夸张的诠释和对细部的津津乐道有时不免流于简单庸俗。

第一幕第九场是恺撒和托勒密的谈判。

赛拉斯把恺撒的这段返始咏叹调解释成美国人对中东地区的武力威胁。

第一段是口头威胁。

在重复段落中,恺撒不断从西装夹层口袋取出五颜六色的玩具炸弹。

最后,恺撒索性掏出所有的塑料玩具,双手高举,佯装轰炸。

这段戏差强人意,令人发笑,却又缺乏幽默。

这种过分简单化的描写全剧不止一处。

与充满智慧的反讽不同,如此简单、毫无余地的简单图解,只会瓦解戏剧的整体性,使其变为一部粗俗的电视闹剧。

三、对返始咏叹调的解释

返始咏叹调(DaCapoAria)是意大利正歌剧中经常运用的咏叹调形式。

它的结构是ABA三段式。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直接重复。

有时作曲家会在第三段中添增装饰音,甚至会在音调上面少许变动,但是基本音乐通常不动。

中段一般比较短小,往往在主段的关系大调或小调上面,音乐的性格和色彩与主段常常形成强烈对比。

亨德尔的歌剧和传统的意大利歌剧一样,是以返始咏叹调为主,加上宣叙调和必不可少的剧情对话衔接起来的音乐剧。

历来音乐史学专家对返始咏叹调的音乐性看法不一。

持反对意见的人,把返始咏叹调视之为对当时戏剧音乐中歌唱家横行风气的让步,认为返始咏叹调的重复段落迎合歌唱家炫技所需,以至于不必要地加重咏叹调的分量,拖垮戏剧的整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