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好像肖邦的圆舞曲差距惊人,可在玛祖卡里,我还没有发现一个二流作品。
把这两个作品前后挨在一起,编辑是谐谑的意思还是绿叶衬托的企图?可b小调圆舞曲之平庸,托不住降A大调玛祖卡活泼精灵小巧玲珑的舞姿。
无论节奏还是和声,这个微型玛祖卡让我一醒耳目。
又是圆舞曲,继续降A大调,回到Op.69的第一支。
这个圆舞曲怎么会和前面的b小调放在一个编号里面?想见Urtext另立编号WA47有点道理。
这个有点像是夜曲的圆舞曲,似乎不大可能去到华丽舞会招摇过市——沉思默想的舞步穿过私密帷幕的自观自视,连三声中部(Trio)也是纱巾里的雾气朦胧。
降A大调的明亮裹着一层柔和的闪烁,不喧不闹,微弱的火光时隐时现。
细啊!
肖邦怎么这么细!
一路半个音程折腾过去。
人的灵气精到这等地步,日子怎么过?
下面的谱子读来好像有点不大对劲。
去把Urtext的版本拿来看,发现第一小节最后的降E错为八分音符。
这里如果没有十六音符节拍的伸缩,音乐就没恰到好处的妖娆别致,这兀然转折的姿态加上优雅的内涵,在音响之间交错滑过,相依相存正好连贯交手。
Amsco
&
这回是a小调玛祖卡,Op.68,No.2WN14。
手在琴键上面跳跃,心在微末之中颤悠。
这段奇巧短小的音乐之精致,没比“可掬”
这词更能道出内心细微敏锐的珍贵和感激。
肖邦的玛祖卡不乏雄姿昂然的舞步,但是这个玛祖卡却是正好相反。
同样都是玛祖卡,这里节奏更加奇妙。
我看谱上的踏板记号,如果依据谱子所注的踏板一脚下去,我这钢琴上面,得意扬扬的小巧哪里还有?
接下来又是几个圆舞曲。
不行,我止不住跳页,终于来了一个降E大调夜曲,Op.9,No.2,这个夜曲感觉像支船歌,最后的清丽过笔无痕,犹如吊在天边的水珠。
我对肖邦夜曲有点不合情理的偏好。
因为从夜曲的夹层里面,能够看到我最喜爱的前奏曲影子和巴赫遥远的招魂。
以前国内读书的时候,弹奏肖邦是个档次高低的标志,就像车尔尼(y)逐级上升的练习曲目,不到层次,不能随便乱碰。
音乐系的学生,劈面一句就问:车尔尼练到第几本,由此确定阶层社会里面,人的品位标准。
对我这种连半路出家都不算的闲人,不用别人告我,空气里面已经满是嗤之以鼻——肖邦?这辈子别想,肖邦练习曲?一点疑问的机会可能都不给我,倒是送我一个和善怜惜的笑容。
一次,我实在憋捺不住,就问一位钢琴专业同学:“肖邦的音乐在技术上真有那么难吗?”
“有点,但也不全是。”
那是一个很近的朋友,不会笑我:“尽管肖邦音乐在键盘上面手指跨度很大,可他自己是个杰出的钢琴家,所以他的音乐在钢琴上面反而顺手,至少我自己觉得如此,肖邦的指法和键盘关系远比其他音乐家的钢琴作品合理。”
肖邦音乐的难处是音乐,不是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