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弦乐四重奏的范本”
,桂冠诸如此类,都不足挂齿。
连同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海顿最后达到的不是音乐学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而是创造一个纯净的、充满精灵的天上人间。
我这琴房不大,占据屋子中间的钢琴有点像个怪物巨兽。
为了视谱,我打开房间一端的吊灯,不太明亮的灯光投在谱架和琴键上面,谱面净亮的背后,钢琴躲在一片昏暗之中。
可正是通过面前这片虚无的空,透过背后的落地窗户,我能感觉野外四周,森林寒木的寂寞。
钢琴清晰空灵的声音,像是一点救命的篝火,给我暖意的不是那簇熔熔,而是从这昏暗虚空里面渗透出来的声音。
因为我一直喜爱海顿这些奏鸣曲,所以平时常常禁不住去摸,但是这些声音从来没像今夜这般灵窍魂出。
这本海顿包括从No.53e小调到最后No.62降E大调奏鸣曲。
我一页一页翻阅过去,除了这“篝火”
的一簇和周围漆黑的一片,身边只有天上的声音,一丝一缕,一闪一烁,一清一明,一亮一透,一待一期,一失一落,一近一远,一点一片,一竖一横,一推一就,随心随意,随手随拢。
我喜欢E小调奏鸣曲的每个乐章,海顿晚期奏鸣曲的因素这里几乎都有。
这是一首非常完整的奏鸣曲,末乐章淡漠遥远的神奇,用委婉的细言密语反复说出——知道这里我是自相矛盾,就是不知海顿怎么鼓捣出来这样的声音。
乐谱上面涂有以前淡淡的铅笔字迹,第三乐章谱页角上写道:
不是装腔作势的高贵,而是自满自足的不俗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不动,保持绝对的拍子,千万别动!
我对这个乐章特别钟情,那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曲解误读,而且不得不固执自己的错误。
乐章开头清楚注明Vivacemolto(很活泼的)、ie(天真的),是个活泼的快板,可我就是弹不到那个速度。
这里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技术并不很难。
可这音乐速度一快,我所听到的东西全都逃之夭夭。
这是天然纯真的舞步,不是地上矫揉造作的天真。
我踏着不紧不慢的步态,绝对保持节拍,连装饰音都不敢随便出轨。
我持续向前,不敢贸然出气,更不敢断气。
持续不动和控制有方的气场,使得和声变化清晰可辨,音乐内在的语态一晃一闪,透出一种特殊的张力和波动。
乐章的末尾不断地给你就此结束的错觉,但是随即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惊奇。
101小节回到主题,但是感觉不再一样。
109小节的装饰音一个转向,重新打开一个语境,113小节在高八度上重复,似乎趋向结束,但是没有,114小节边上又有铅笔字“话又说回来了”
。
这还不算,仅仅117一个小节,音乐就在天上,铅笔字是“空音”
,但马上又是一个转折。
120小节的左手把整个和声扭转回来。
音乐进行到126小节,看上去音乐真要结束,可这小节最后吊在高音的B上——每次转出新意都有它的影子,真的,127小节是从已经关闭的门洞里面转出一个莫名其妙、新鲜清丽的光亮,随即把前面乐句一并席卷包裹,简练不腻,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127小节边上的铅笔字:
rise!Keepihepace,straighttotheend.页末:Sudernessandjoy,又Whatagreatsonata.Artonly,nothingels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