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013-4-15
还是莫扎特,一早起来没穿衣服,不知哪来的冲动,**跳起,就从书架盲目抽出一本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懵懵懂懂的我,谱子中间翻开坐到琴上就读。
第一个音出来一愣,怎会这般巧合。
我抓谱子时候犹豫片刻,意下想要一个晚期的作品,没想我一路无意,直接掉在我最喜爱的降B大调,KV595慢乐章!
要是通常,琴声往往半夜出神,可是今天白昼阳光,空气里面不免噪声浮华,奇怪的是,这琴的声音居然出奇的清澈,每个音在寂静的空中伸展开来,有意有味有形有态。
这是一个清凉空旷的天界,世上的琐碎不在,地上的繁华无有,音乐是声音的空气,清水一潭,纯净得没有道理,音符的简单,没有特别的悦耳甚至多余,没有作曲的技术,没有时代的风格,更没有学术的包袱。
我们功名的俗愿太窄,我们世人的装备太重,连这身皮肉都觉太多。
我不知自己是在梦中还是现世,看看窗外阳光生机勃勃的寂静无声,室内的琴声穿透轻盈,屋顶消失,周围的世界清凉无边,云海光明无染。
莫扎特不是人,得意风流之时,刻画狰狞世俗面目,尘土绝境之中,反给我们清气的天空,莫扎特,真真说不出。
2013-4-28
我不能确定,巴洛克音乐弧线悠扬的感觉是形式还是精神,但是至少知道,巴洛克的键盘音乐不单单是羽键琴和现代钢琴的区别,而是音乐本身的信息。
两个乐器各有所长,关键在于音乐里面和声共鸣的比例和弧线悠扬的特征。
钢琴的音色全然不同,但空悬的感觉之特殊,常常也能找到奇特甚至出神的意境。
当然,羽键琴上听得更加真切,那是当时的音响,预期的效果,不会出其不意。
我总觉得乐器并不决定一切,羽键琴也可以弹得不伦不类,从而“改变”
巴洛克的线条,“歪曲”
时代的信息。
问题的焦点在于艺术究竟是什么。
我想艺术不是固定的照本宣科,而是交流过程的重新。
然而交流的内容可以不同,所以问题还是在于听到与否。
说来似乎挺虚,好像感觉的水分太多,可是无论如何,音乐不是飞行器具,机械的理念拖累意味,虚的感觉不在,音乐这鸟反而不能展翅。
奇怪的是,音乐里面这种简练整体的气势,在巴洛克的视觉艺术里面似乎不多。
2009年我完成犹太大学图书馆的作品,一位朋友和我谈起这件作品的心理尺度之大和形态简约之少,觉得那是现代建筑和巴洛克艺术的结合:“真的是,”
我同意:“但不是视觉的巴洛克,而是音乐感觉的巴洛克,我很庆幸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接近音乐的巴洛克。”
2013-5-3
巴赫管弦乐曲第五首BWV791,几乎整篇都是一个期待的节奏,从中给你不断听到奇妙的和声变化。
我一遍一遍重复,已经知道如何进去出来,但是依然还是那份期待的忐忑和欣喜,每次都是初听,天真倾心地感受和声各种各样出去回来。
最后的终结回得那么温馨,整整一天,心里一直回**最后这个音程关系:
[1]Partita(帕蒂塔,组曲)中的Sarabande(萨拉班德舞曲)。
[2]Partita(帕蒂塔,组曲)中的Praeludium(前奏曲)。
[3]NamJunePaik(1932-2006),韩裔美国艺术家,多媒体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4]Verkl?rteNacht,Op.4,1899,勋伯格的早期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