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总是在想,一个人能够做点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情,绝对不是个人的努力和结果。
我平时基本是闭门造车,但是帮助关心我的朋友无数。
这里也就一并拜谢。
只是希望这些文字能给喜爱音乐的朋友一点乐趣和共鸣。
(六)
我有一个既奢侈又说不出口的私愿,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多少影响读者跨出中国阶层文化的条条框框,自己拿个乐器来玩,不求考级,不求证明多才多艺,甚至不为今天有闲阶级享乐人生清闲的潇洒超脱,只是为了面壁聆听躲在字里行间的私密,或者有个机会开启一线机缘,能与他人同类会心一瞥。
如果你读我的文字还不至于失望,那么声音里面给你的惊奇才会真正让你无言以对。
我的人生已到一个阶段,我在被动的静守之中旁观,对身边的现实没有期望,也没具体的信念和主观的理想,留下只有无缘无故的相信和感激。
我依靠自己一点切肤的感知,通过一堆不太完善的支离碎片,看到咫尺之间的无限。
我知道什么可以放弃,更知道自己那么一点固执。
我这样说好像有点“浪漫”
。
有人以为我是不顾旁人的自私,有点艺术家的狂妄,然而,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我离这个世界很远,像我尊崇的前辈一样,现在只是努力去做今生今世交我完成的活计。
我不擅长为自己说话,我的声音过分夸张,我的处境不期有点虚幻,但是不管多少错落绝对,我是他物自在,可有可无。
一件无人光顾的作品,一本静静躺在那里的书籍,都是一种善。
我希望自己留下的东西里面,多少能够有点淡漠距离之中的激烈。
我在,近得咫尺,不在,从未有过。
赵穗康,2015年2月于纽约
[1]塞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1906-1989),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2]我过激的设想也许百年之后才能实现。
但是今天多种文化的现实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在文字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各自文化的尊重不可避免打乱传统单一“文字纯洁”
的禁锢。
对我来说,在中文翻译中保留任何外文名字原文的努力还只是一个开始,最终,这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提及非本文化名字的时候都将保留它的原型外加翻译。
也就是说,我们在中文里面,泰国写法不是泰国(泰王国KingdomofThailand)而是??????????????。
同样,任何语言提及李白、杜甫的时候,不再是LiBai和DuFu的拼音,而是直接中文外加拼音或那一语言的翻译。
那时再也不需学者考证马勒《大地之歌》的故事,我们自然知道当时哪首唐诗给予马勒灵感。
[3]20世纪90年代,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做讲座,当时的题目就是“误解的创意”
。
[4]理查德·费曼(Riman,1918-1988),美国物理学家。
[5]除特别注出之外,书中所用的谱例基本上都是Urtext的版本。
信息资料方面的,大多参考TheionaryofMusidMusis和TheOxfordusic。
[6]除有特别注出写作和改写的日期,其他文章基本都是写于2013年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