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回眸NSO历任音乐总监(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眸NSO历任音乐总监

banner"

>

台北爱乐乐团(NSO)走过四分之一世纪,期间名称历经多次更改,演出的场次也从最初的每年9场增加到平均每年80场,地位更从地方团体跃升成为亚洲一流乐团,NSO25年来的转变反映大环境的更迭,在蜕变成长的过程中,历届常任指挥(音乐总监)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台湾交响乐团史烙下跨时代的印记。

1986年10月25日,在首任常任指挥艾科卡(GerardAkoka)的率领下,乐团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举行首场音乐会。

当时的台湾经济快速起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联合实验乐团的成立,承载着与国际接轨的期许,也象征经济发达的台湾渴望文化实力进一步提升。

法籍的艾科卡在乐坛略有名声,对于草创时期的乐团具有引领作用,在他3年的任期中,形塑出职业乐团雏型。

继任的瑞士指挥史耐德(UrsSeider)在位甚短只有2年,期间几场音乐会值得一提,1991年8月吕绍嘉首次指挥乐团,1992年6月乐团与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演出7场。

艾科卡与史耐德,常任指挥的身份对于乐团的定位和方向,决定权有限,他们的职能大多集中在个人场次的曲目安排、乐团训练和对少部分客席指挥、独奏家的邀请,当时乐团虽有乐季之名,但在规划上尚无乐季之实,在史耐德卸任后,乐团以邀约客席指挥的方式运行,直到1994年音乐总监设立。

1994年实验乐团结束“实验”

状态,同年9月引进音乐总监制度,许常惠就任首位音乐总监。

西方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多为指挥专业,许常惠以作曲家身份出任,导致乐季全面聘请客席指挥撑场,如此模式的音乐总监制度,自然引发争论。

1995年初乐团进行新任音乐总监遴选,选出张大胜为音乐总监、卡拉扬指挥大赛首奖得主伯恩斯坦(RonaldBraunstein)为常任指挥。

在西方乐团数百年历史中,“音乐总监”

与“常任指挥”

多属同义词,均为乐团艺术上的领导者,角色相当。

此时乐团却兼纳二者,出现双头马车的怪象,后伯恩斯坦改以首席客座指挥聘任之。

制度上的缺失,导致乐团随后几年处于风波不断的状态。

乐团主管部门针对制度调整问题,曾数次举行公听会。

不过1997年乐团在张大胜的带领下进行创团后的首度国外巡演,分别在维也纳音乐厅(Kohaus)、巴黎香榭里舍剧院(TheatredesChamps-Elysees)及柏林爱乐厅演出,这是乐团首度在国际舞台发声,具有相当历史意义。

此时,在舆论倡导下,乐团主管部门从善如流,修改乐团组织法,确立了音乐总监在乐团的专业领导角色。

1998年华裔指挥林望杰接任音乐总监,开启乐团新页,成为第一位拥有全权安排乐团节目的音乐总监,也是首位纳入团员票选机制而选出的指挥,而他在指挥上的专业成就,远远超越前几任音乐总监。

林望杰为印度尼西亚华侨,当时担任克里夫兰乐团驻团指挥,是少数在国际舞台享有名气的华人指挥。

NSO成立时,以创建亚洲一流乐团自许,但以NSO初期的知名度和水平,邀请国际一流指挥出任音乐总监可能性微乎其微。

林望杰的出线,不啻为最佳选择,也开始发挥稳定军心的作用。

林望杰1998年9月11日接任音乐总监的首场演出,安排全场勃拉姆斯作品,呼应外界对他的期待。

林望杰推介不少美系指挥来到台湾,包括波士顿大众乐团音乐总监KeithLockhart、西雅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GerardSchwarz等,在音乐会的规划上更为活泼亲民,包括圣诞音乐会、电影中的古典名曲、圆舞曲之夜等,同时也介绍美国音乐家包括柯普兰、盖西文、伯恩斯坦等人的作品给台湾观众,公元2000年担纲第二届国际巨星音乐节(牛耳主办)的开幕音乐会,在林望杰指挥下,与大提琴名家马友友;钢琴名家弗莱雪、艾曼纽·艾克斯及台湾后裔黄海伦等同台演出,是当时台湾乐坛的重要盛会。

林望杰三年期满后,2001年遵循乐团遴选机制,34岁的台湾旅德青年指挥简文彬出线。

当时台湾刚历经政党轮替,本土意识抬头,担任德国杜塞朵莱茵歌剧院驻院指挥的简文彬,是台湾之子,更被视为台湾之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