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岸音乐交流十年一盘点
banner"
>
汇聚两岸演奏家的海峡和平交响乐团2009年8月结束了五大城市巡回演出,开创两岸交响乐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双向”
交流,树立新的里程碑。
两岸音乐交流在过去十年达到顶峰,尤以大陆音乐家访台的频率最为可观,无论西乐、民乐,独奏家、作曲家、指挥家还是交响乐团纷至沓来,在一连串的互动当中,通过交流拓展彼此视野,增进认识,文化成为不受政治力干扰的破冰媒介。
两岸交流始至1987年,十年内往来频繁,之后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
等政策,多少对交流产生暂时的降温作用,然而期间台商在大陆投资有增无减,对于文化交流乐观其成且热情投入,加上大陆近几年经济起飞,来台重在交流不在回报,更有邀请台湾团体造访的实力,大陆音乐家在国际舞台的大放异彩,也让台湾乐界兴起效仿学习的热潮,数项因素相加,造就过去十年两岸古典音乐界热闹交流的局面。
过往十年,大陆总计有六大交响乐团来台。
千禧年才成立的中国爱乐,在台湾富邦集团的邀请下,来年9月就抵台演出,当时乐团被台湾媒体称作“大陆第一个标榜采用西方经营模式的乐团”
,指挥余隆知名作曲家丁善德外孙的身份及保利集团雄厚的背景,使爱乐的台湾行引起各界关注。
就在爱乐访台的来年,2002年12月中国交响乐团在台湾建华金控的赞助下也踏上宝岛,中交前身“中央交响乐团”
曾在谭利华的带领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造访过台湾,两次相隔8年之久,当时31岁的驻团指挥李心草精湛的诠释成为乐迷眼中最大亮点,此后李心草频繁来台出任客席指挥,从交响乐团一路指挥到民乐团。
2004年上海交响乐团随指挥陈燮阳来到台湾,带来2002年拿下意大利帕格尼尼大赛首奖的小提琴家黄蒙拉。
2006年8月至10月,短短3个月,上海爱乐、北京交响乐团、厦门爱乐接棒来台。
上海爱乐和指挥陈佐湟在永约文教基金会的邀请下首次来台,主办单位为了展现交流诚意,特别在电视频道购买谈话性节目时段打广告,成为当时趣闻,但因主办单位有心交流却缺乏音乐上的专业知识,言谈令人哭笑不得。
北京交响乐团与指挥谭利华则是来台参与由台北市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响应的“两岸城市艺术节”
,厦门爱乐与指挥郑小瑛主要出席在台北举行的第2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除了各大交响乐团陆续登台,大陆指挥受邀来台出任客席指挥的状况近年来也十分常见。
台湾乐团效仿外国乐季制度比大陆来得早,每年为数众多的演出,需要大量客席指挥,而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华人指挥与日俱增也是不争的事实。
细数曾经访台的指挥,包括汤沐海、水蓝、吕嘉、王进、林涛、张国勇、曹鹏等,目前担任斯洛文尼亚广播电视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邵恩,更从2006年8月开始出任台北市立国乐团的音乐总监。
访台的独奏家人数也不容小觑,大致可分为“得奖型”
、“口碑型”
和“大佬型”
。
2000年获得华沙肖邦钢琴大赛冠军的李云迪,为“得奖型”
的代表人物,其2001年2月的台湾行掀起极大旋风,被称作乐界木村拓栽、钢琴王子,陪同他的恩师但昭义还与当时担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委的钢琴家陈郁秀进行对谈,分享如何一手培育出李云迪、陈萨等大奖得主,同年9月,获得肖邦钢琴大赛第四名的陈萨也来台展技。
2002年年底,刚出炉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小提琴银牌得主陈曦随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来台,隔一年钢琴家沈文裕拿下伊利莎白钢琴大赛银牌,奖还热着就和法兰克福交响乐团来台。
日前大陆四位帕格尼尼大赛得主,更在长荣交响乐团的邀请下连手献艺,留下难得的画面。
台湾热爱邀请大奖得主,而且以抢“鲜”
为快,因为对于民间艺术经纪公司,获奖为宣传的好题材,在找寻赞助时吸引力也比较高,其次台湾学琴人口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陆音乐家与台湾音乐家同文同种,产生的激励作用容易带动票房。
“口碑型”
的独奏家以吕思清、郎朗、王健三者为代表。
吕思清在囊括帕格尼尼大赛6年后的1993年首度访台,至此之后他与台湾乐界保持密切互动,无论是协奏、独奏,西乐还是民乐,票房每每告捷,光是2009年吕思清就来了台湾三次,不同的邀请单位不同的曲目,可见他受欢迎的程度。
钢琴家郎朗也是票房保证,年年报到,2001年郎朗与圣彼得堡爱乐来台,2003年1月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中国少年交响乐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